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2.下面是在盤山公路下坡處的一塊行車指示牌,用語不夠得體。請根據特定場合的用語要求,不改變原意,給予修改。
原文:前面下坡,坡陡彎急,為了你和你的家人,請減速慢行。
改文:
【點撥】此題是對特定語境中語言得體知識點的考查,而且有較強的實用性。初看覺得原文并無多大不妥,但細加深究,會發(fā)現用語不符合“盤山公路下坡處”這一特定語境的要求,在下坡處行車注意力需高度集中,作為行車指示牌應高度簡潔,否則有可能起負面作用,另外指示牌還應該傳遞出一種此處危險、需提高警惕的意味,這可以通過使用感嘆號來實現。綜合上述分析,較合理的用語為“陡坡,慢行!”或“下坡急彎,慢行!”
3.幾年前報載,中國臺灣一位記者問外交部長錢其琛:“據說年內大陸將有部長訪問中國臺灣,您能否成行?”錢其琛答:“作為外交部長,我不會訪問中國臺灣。”
問:錢其琛部長的話應如何理解?“作為外交部長”在此用語是否多余?
【點撥】此題涉及到特定語境中的用語得體問題,有相當的難度。錢其琛的外交部長身份,盡人皆知,“作為外交部長”在這里似乎是冗余信息,但實際上恰恰是這種強調,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息:“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臺灣尚未回歸”,與中國臺灣無“外交”可言,我的身份決定了“我不會訪問中國臺灣”。
案例探究使用指導
一、使用指導
本欄目圍繞重點設置了三個案例,承接前一個欄目引出的問題進行探討,解答部分著重以易失誤點的分析引出規(guī)范解題的思路和方法。使用時應重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討論,加深理解,開拓思路,引出方法,培養(yǎng)能力。可根據學生的情況補充案例。
二、案例探究
【案例1】XX年秋季高考全國卷第6題
下列新聞標題中語意明確的一句是 ( )
a.政府有關部門明令禁止取締藥品交易市場
b.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無一不是道德修養(yǎng)的模范
c.獨聯體國家看不上XX年世界杯足球賽
d.警方對報案人稱圍觀者坐視不管表示憤慨
【解題思路】初看四個選項就能發(fā)現其中有歧義的,題干中所指的語意明確實際上即指沒有歧義。a句有歧義,“禁止取締”既可理解為“禁止和取締某事”,也可理解為“禁止做某事”。c句也有歧義, “看不上”既可理解為“看不起”,也可理解為“看不著”。d句中“警方表示憤慨的對象”,一種可以是報案者,一種也可以是是圍觀者;或者說憤慨的原因,一種是因為“報案人說了些不實的話”,一種是因為“圍觀者坐視不管”,因而也有歧義。而b項,盡管其中“無一不是”是雙重否定形式,但語意還是很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