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二輪復習跟蹤測試:文言文閱讀
太史公曰:吾讀《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
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欣慕焉。
(摘自《史記•管晏列傳》)
1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君語及之,即危言 危言:危險的言論
b.晏子出,遭之涂 涂:道路
c.其后夫自抑損 抑損:謙卑,不自滿
d.世有多之,是以不論 論:論說
12.下列句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嬰雖不仁,免子于厄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何子求絕之速也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然子之意自以為足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限
余雖為之執鞭,所欣慕焉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
13.對下列各句中”其”字稱代內容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既而歸,其妻請去 稱代前文的“御者”
b.今者妾觀其出 稱代前文的“晏子”
c.其后夫自抑損 稱代前文的“御者之妻”
d.詳哉其言之也 稱代前文的“《晏子春秋》”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晏子是春秋時齊國名相,奉事齊靈公等三位國君,他節儉力行,生活樸素;在朝中說危言,行危行,在諸侯中很有名氣。
b.越石父被抓,晏子將他贖出來,越石父回來之后,不但沒有表示感謝,還提出要與晏子絕交,晏子大驚,又感到不理解。
c.晏子的駕車人駕車時揚揚自得,與晏子的神態形成鮮明對比,回家遭到妻子的指責,有了改變,晏子于是推薦他擔任大夫。
d.司馬遷推崇晏子,表示倘若晏子在世,非常樂意做他的駕車人,這既表現了他對晏子的無限敬仰,也包含著深沉的感慨。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與可畫竹,初不自貴重,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請者,足相躡于其門。與可厭之,投諸地而罵曰:“吾將以為襪。”士大夫傳之,以為口實。及與可自洋州還,而余為徐州。與可以書遺余曰:“近語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襪材當萃于子矣。”書尾復寫一詩,其略曰:“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予謂與可:“竹長萬尺,當用絹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筆硯,愿得此絹而已。”與可無以答,則曰:“吾言妄矣,世豈有萬尺竹哉!”余因而實之,答其詩曰:“世間亦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與可笑曰:“蘇子辯矣,然二百五十匹絹,吾將買田而歸老焉。”因以所畫《筼筜谷偃竹》遺予,曰:“此竹數尺耳,而有萬尺之勢。”筼筜谷在洋州,與可嘗令予作《洋州三十詠》,《筼筜谷》其一也。予詩云:“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與可是日與其妻游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