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二輪復習跟蹤測試:文言文閱讀
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軾詣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復請調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謝。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托諷,庶有補于國。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語,并媒蘗所為詩以為訕謗,逮赴臺獄,欲置之死。鍛煉久之,不決。神宗獨憐之,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軾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宋史—蘇軾傳》
注:二宮:指后宮的太后及皇后
9、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會上元敕府市浙燈 市:購買
b.軾詣武衛營 詣:造訪
c.尾屬于城 屬:隸屬
d.徙知密州 徙:調任
10、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11、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能夠表現蘇軾關愛百姓品質的一組是:
①此不過以奉二宮之歡耳 ②每因法以便民
③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 ④率其徒持畚鍤以出
⑤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托諷 ⑥相從溪山間,筑室于東坡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 ②③⑤
12、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上書皇帝說,皇宮在元宵節舉辦燈會,無法讓老百姓家喻戶曉,應該撤回詔令。
b. 司農擅造律法要處罰沒能按時執行新政策的人,蘇軾據理力爭制止了對百姓的處罰。
c.突發水災,蘇軾誓與城共存亡,穩定民心,始終帶領士卒修堤守城,保全了徐州。
d.蘇軾因關注百姓的詩被奸臣誣蔑陷害,出獄后被貶黃州,從此自號“東坡居士”。
13、文言文翻譯
(1)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