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二輪復習跟蹤測試:文言文閱讀
11.b(根據原文,“晝夜保護文帝安全”的不是“王曇首與王華”,而是“朱容子”)
12.(1)如果只像我,家門還寄托誰呢?(3分)高考資源網(“但”,“何寄”各1分, 全句完整通順1分)
(2)陛下雖然想偏愛我,將會怎么面對正直的史官呢?(3分)(“私”“如……何”的翻譯(怎么對待)各1分,全句完整通暢1分)
十二.8. b ( 當:擔任。)
9. d ( a.則劉病日篤:連詞,表轉折關系;何則?:表疑問的語氣詞。b.急于星火:介詞,比;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介詞,對,向。c.臣以供養無主:介詞,因為;猥以微賤:介詞,憑借;d.之:均是放在定語與中心語之間,相當于現代漢語助詞“的”。)
10. b ( a.不行:不能走路(古義) ;b.古今意義相同,都是“催促”的意思;c.成立:成人自立(古義);d.告訴:申訴苦衷(古義) )
十三.1.①沛公欲王(wàng)關中②旦(dàn)日饗(xiǎng)士卒,為(wèi)擊破沛公軍③范增說(shuì)項羽曰④好(hào)美姬⑤皆為(wéi)龍虎⑥未得與項羽相(xiāng)見⑦使子嬰為相(xiàng)
2.①旦日饗士卒(犒勞) ②范增說項羽曰(勸說)
3.⑴軍①沛公軍霸上(動詞,駐扎)②為擊破沛公軍(名詞,軍隊)③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名詞,駐扎軍隊的地方,軍營) ④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帶兵的人,將領)⑵相①未得與項羽相見(副詞,相互) ②使子嬰為相(名詞,輔助君主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吏)⑶為①為擊破沛公軍(介詞,替,給) ②皆為龍虎(動詞,成為,此處可引申為“呈現”)③誰為大王為此計者(介詞,替,給)⑷在①沛公兵十萬,在霸上(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在……地方”) ②此其志不在小(介詞,引出動作的范圍,“在……方面”)⑸于①使人言于項王曰(介詞,引出動作的對象,向,對) ②貪于財貨(介詞,引出動作的范圍,“在……方面”)③長于臣(介詞,表比較,比)
4.①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 譯文: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②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譯文:現在進了關財物不掠取,女色不迷戀,這說明他的志向不在小的方面。
5.本段文字交待了劉、項雙方軍事力量(或兵力)的對比,表明項羽一方占有絕對優勢,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但此時雙方此時本應“戮力攻秦”,而曹無傷的告密,拉開了劉、項斗爭的序幕。
十四.1.d(勉:努力)
2.c(都是介詞,相當于“于”;a為連詞“來”和介詞“把”;b為“助詞”和副詞“將、將要”;d為連詞,分別表“轉折”和“遞進”)
3.c(c為介詞結構后置,a、b、d為賓語前置)
4.c(“勸誡世人不要像屈原那樣為保全生命而遠離禍害”說法錯誤,應是“哀嘆孤獨的個人面對社會壓力和人生必死的脆弱性,也是他流放后的理性思索”。)
5(1)答案:生前既不能奮力爭辯直進忠言,死后仍期望君王受到感發改變行為。
解析:注意重點詞語“爭”“ 諫”“ 冀”“ 改行”的意思。
(2)答案:我懷揣美玉、身佩香草而無處容身,只能在水濱孤獨憂傷。
解析:“懷”名次作動詞懷揣;“歸”: 容身;還要注意“獨”“ 煢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