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鑒賞快速解題與規范答題技巧點撥
直接抒情。也稱直抒胸臆。古代詩歌中絕大多數是間接抒情。XX年第8題
(4)形象
詩歌中的形象既指敘事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則是指詩歌中所描寫的景或物。
(5)烘托
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對形象直接描寫,也可以間接描寫,可以粗線條白描,也可以濃墨重彩,可以鋪墊、襯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聯想來塑造形象。
襯托分為反襯和正襯。正襯又稱為烘托。
(6)用典(也是表現方法)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鮮明強烈,或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 染力。把握典故的思想,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熟悉典故的來歷。如辛棄疾的《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就用了5個典故(孫權、劉裕、宋文帝、佛貍、廉頗)。這些典故就因為都是京口這地方的歷史掌故,典故的思想和這首詞的思想情緊密聯系的,所以,辛棄疾來北固亭就很容易想起這些典故,并借用它們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7)表現方法
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了解一些常見的藝術手法,如烘托、虛實(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用典等,有助于披文入情。
其他如“比興”“擬人”“夸張”“排比”“反復”等手法,都應了解,以便在鑒賞時得心應手。
(8)風格流派
“風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經歷、感情氣質、藝術素養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創作中表現出各自獨特的格調、氣派和趣味,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風格。比如李白的清新飄逸灑脫,杜甫之詩沉郁頓挫,陶淵明之詩沖淡平和,王維之詩詩中有畫,如蘇軾、辛棄疾之詞豪邁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詞婉約含蓄。了解詩人的風格,有利于把握他們在詩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樣寫友情,李白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杜甫卻說:“故憑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滟氵預 堆。”欣賞兩人的詩,要反復誦讀,仔細體味它們風格的差異。
3
山水田園詩,邊塞詩;婉約派,豪放派
(9)語言特色
(1)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2)平淡,也稱質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點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5)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6)簡潔。就是干凈利落,言簡意賅。
欣賞詩歌,要注意詩歌作者的煉字、煉句,物象描寫中的動與靜,聲與寂,情與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襯、烘托,語序倒置的修辭色彩等。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對作品的語言表現力作具體的、深入的開掘,有助于準確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傾向,進入作品美的意境。又如王維之《山居秋暝》一詩中照、流、歸、下等動詞的妙用,這些動詞或長或短的持續情,使我們似乎感觀月光的傾瀉不盡,清泉的長流不絕,浣女的由遠而近,蓮舟的由近而遠。
五、詩歌鑒賞方法
(一)厚積博發,注重平時積累
1.平時多讀一些名作或自己感興趣的詩詞,多研讀一些關于古詩詞賞析的文章,增強感悟能力 提高分析評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