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鑒賞快速解題與規范答題技巧點撥
2.弄清與詩歌鑒賞有關的名詞術語.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聯想,詠物,敘事,韻律,虛實,象征,烘托渲染,襯托,修辭(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對比,雙關,對仗)
(二)審讀作品
1.知人論詩 以察詩情
對于歷代文學大家,我們當然應該了解掌握其經歷 風格。對于非著名詩詞曲作家,應充分重視作品朝代文和文下注(諸如寫作大、小背景 ,心情等)
例如:同為盛唐詩人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
2.把握特色 重點突破
3.推敲詩題 以明意旨
題目即文章的額頭,富含著諸多信息(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以及詩人的心情 詩歌的意境 詩歌的類型等)
例如:《楓橋夜泊》可推知詩歌所描繪的為楓橋的夜間景象,“泊”字可知詩歌表現的是一種羈旅情懷。
4品位語言 披文入境
養成逐字逐句品位語言,分析形象,反復誦讀把握作品的表現技巧及作品的意境的閱讀習慣。
藝術創作往往是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語三分”。我們在鑒賞作品時,由于沒有選項這個階梯可借助,
(三)方法點撥
可概括為:寫什么,怎樣寫,為什么這樣寫 使學生明確高考要求,了解詩詞鑒賞的角度。
先弄清寫了什么?
1.寫了什么內容?
這里內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種感情,如鄉情、傷離、懷古、吟邊、憂思;也可以是作者對生命、社會、生活的某種見解。
2.如何確定寫了什么內容?
(1)注意詩歌的題目
詩歌地題目往往告訴我們詩歌的內容。,確定了詩的內容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詩的主題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題李凝幽居》思考:從這個詩題中可以看出什么內容?
4
【提示】說明詩的內容是描寫李凝的僻靜居處。
(2)仔細推敲關鍵詞句。
(3)注意詞語的隱含信息。
詩歌表達一個比較大的特點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個意思,而實際講的是另一個意思。
如“知否?知否?就是是綠肥紅瘦”。思考:一句表面上是講雨后葉子茂盛了花兒凋零了,實際上表達的是什么感情?
提示:作者對春光的留戀和惜別。
(4)調動知識積累。
例:提到王維和岳飛你會想到什么?
提示:詩中有畫和精忠報國
(二)弄清是怎樣寫的?
1.典型細節的理解
在細節描寫中往往透露著詩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內容,在分析時要特別注意。如XX年高考題中“閑敲棋子落燈花”中的“閑敲”這一細節,表達了詩歌主人公因約客不來夜過半的煩躁。在分析細節時要注意前后聯系。如果不注意上文的“有約不來過夜半”和下文的“落燈花”,很可能把“閑敲”理解為表現詩歌主人公閑適恬淡的心情。
2.注意全詩的結構
結構的安排總是為了突出主題和作者的情感。結構有總式、層進式、對照式待。如1996年的高考題整首元曲以設問開卷,分層次地敘述了三國人物的英雄業績,最后以概述作結,全篇有分有總、首尾呼應。
3.注意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如1998年的高考題,這首的前三聯都是對李凝居住環境的描寫,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居處的幽靜,這是部分。這里的核心是李凝居處的幽靜,也就是整體。在理解上面三聯時如果忘了這個整體,就很可能把這三聯理解成“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另外還要注意詩歌中的典故、神話傳說也是部分,是為整體服務的。
4.注意表達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