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章的內容、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二)
d.我洛陽識何人,為汝招之耶 佯狂不知所之者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直接表現商衡有才能,直言敢諫的一項是( )
①衡率蕃部土豪守御應敵,保以無虞 ②干預政事,聲跡甚惡
③衡上章極言,自是郕國被召乃敢進見 ④臺臣無敢言者,衡歷數其罪
⑤召遷,行省再奏留之 ⑥衡瞋目大呼曰:“汝欲脅從我耶?”終不肯降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商衡為官廉潔,關心百姓疾苦,饑荒之年開倉賑濟,保全了許多人的性命。
b.商衡剛直不阿,不畏權貴,敢于進諫禁止郕國夫人干涉朝政,上書指出皇上處理事務不妥之處。
c.商衡英勇無畏,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毫不妥協,最終以死表明自己對國家的忠誠。
d.商衡死時年僅四十六歲,生前為自己贏得了聲譽,所以老百姓在他死后建立祠廟紀念他。
(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畢再遇,字德卿,兗州人也。父進,建炎間從岳飛護衛八陵,轉戰江、淮間,積階至武義大夫。再遇以恩補官,隸侍衛馬司,武藝絕人。孝宗召見,太悅,賜戰袍、金錢。
開禧二年,下詔北伐,以殿帥郭倪招撫山東、京東、遣再遇與統制陳孝慶取泗州。再遇請選新刺敢死軍為前鋒,倪以八十七人付之。招撫司克日進兵,金人聞之,閉榷場、寒城門為備。再遇曰:“敵已知吾濟師之日矣,兵以奇勝,當先一日出其不意。”孝慶從之。再遇饗士卒,激以忠義,進兵薄泗州。泗有東西兩城,再遇令陳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乃自以麾下兵從陟山徑趨東城南角,先登,殺敵數百,金人大潰,守城者開北門遁。西城猶堅守,再遇立大將旗,呼曰:“大宋畢將軍在此,爾等中原遺民也,可速降。”旋有淮平知縣紇縋城而下乞降,于是兩城皆定。郭淣來饗士,出御寶刺史牙牌授再遇,辭曰:“國家河南八十有一州,今下泗兩城即得一刺史,繼此何以賞之?且招撫得朝廷幾牙牌來?”固辭不受。尋除環衛官。
倪調李汝翼、郭倬取宿州,復遣孝慶等繼之。命再遇以四百八十騎為先鋒取徐州,至虹,遇郭、李兵裹創旋,問之,則曰:“宿州城下大水,我師不利,統制田俊邁已為敵擒矣。”再遇督兵疾趨,次靈壁,遇孝慶駐兵于鳳凰山,將引還,現遇曰:“宿州雖不捷,然兵家勝負不常,豈宜遽自挫!吾奉招撫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寧死靈壁北門外,不死南門外也。”會倪以書抵孝慶,令班師,再遇曰:“郭、李軍潰,賊必追躡,吾當自御之。”金果以五千余騎分兩道來,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靈壁北門,自領兵沖敵陣。金人見其旗,呼曰“畢將軍來也”。遂遁。諸軍發靈壁,再遇獨留未動,度軍行二十余里,乃火靈壁。諸將問“夜不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則照見虛實,晝則煙埃莫睹,彼已敗不敢迫,諸軍乃可安行無虞。汝輩安知兵易進而難退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