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章的內容、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二)
金哀宗的姨子郕國夫人經常出入宮廷,干涉朝政,名聲極壞。商衡上書極力進諫,從此,郕國夫人只有被皇上召見才敢進宮朝見。外戚慶山奴率兵守衛盱眙,與李全作戰,失敗,朝廷置之不理,不予問罪。商衡上書說:“從古以來敗軍之將必須依據刑法治罪,不這樣就無法向天下人謝罪。”皇上下詔把慶山奴降職為定國軍節度使。戶部侍郎、代理尚書曹溫的女兒做了皇帝的嬪妃。他的親朋故交都干涉權力和利益,他的家人充斥各個官署,貪污受賄的事無人不知。朝廷大臣沒有敢說的。商衡則逐一數說他的罪過。皇上下詔罷免曹溫在戶部的職務,改任太后府衛尉。商衡第二次上書進諫說:“曹溫如果當真可以治罪,就應當貶官逐出京城,如果沒有罪,就是我胡說八道,哪里有是非不分而兩者都正確的道理呢?”哀宗被他的話感動,就把曹溫貶出京城做了汝州防御使。
不久,丞相完顏賽不管理陜西行省,奏請任命商衡為左右司員外郎,樞密院上表,留下商衡不遣,皇上下旨:“行省是很重要的地方,急于得到人才,應該答應丞相的請求。”第二年,皇上下詔升遷商衡,行省多次上奏請求讓商衡留任。正大八年,商衡因為母親去世回到京城。十月,重新任命商衡為秦、藍兩地的總帥府經歷官。天興元年二月,關陜行省的徒單兀典等人在鐵嶺戰敗。商衡不知道各位將帥的存亡,招集潰兵來等待他們到來,于是被敵兵抓獲,敵人想讓他投降,他不屈服。被監押到長水縣東岳祠前面,敵人勸他招降洛陽,商衡說:“我在洛陽認識什么人,能為你們招降呢?”敵人知道他不會被勸說動,想要揪下他的頭巾。商衡瞪著眼睛大喊道:“你想脅迫我投降嗎?”最終也不肯投降,遙望著朝廷下拜說:“主將建立不了功績,損兵失敗,是我的罪責,也無沒有什么可逃避的。只有一死報國罷了。”就拿刀刎頸自盡,當時四十六歲。
(二)
1.d 間:從小路。
2.c a兩個“以”都是介詞,用。b兩個“而”都是連詞,表轉折,卻。c前一個“乃”是副詞,才,就;后一個“乃”是副詞,竟然。d兩個“于”都是介詞,在。
3.b ①說明再遇入仕的方式和超人的武藝;③說明再遇不計名利,一心為國。
4.c 畢再遇的意思是寧肯死在抗金的戰場上,也不死在逃跑的路上。
參考譯文:
畢再遇,字德卿,是兗州人。他父親畢進,在建炎年間跟隨岳飛守衛皇家陵園,轉戰長江、淮河之間,一步步地升到武義大夫。再遇以恩庇補官,隸屬侍衛馬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的簡稱),武藝超人。宋孝宗召見他,見后很高興,賞賜給他戰袍和金錢。
開禧二年,皇帝下詔北伐,讓殿帥郭倪招安山東、京東一帶,派畢再遇和統制陳孝慶攻打泗州。畢再遇請求選用新征的敢死軍作先鋒,郭倪將八十七人給了他。招撫司限定期限進軍,金人聽說后,關閉邊境的市場,堵上城門來做準備。畢再遇說:“敵人已知道我方增派軍隊的時間,兵以奇取勝,應當提前一天出擊,出其不意。”陳孝慶同意他的想法。畢再遇犒賞士兵,用忠義激勵他們,發兵逼近泗州。泗州有東西兩城,畢再遇讓人將兵器、旗幟、船只安置在石屯下,裝作要攻打西城的樣子,卻親自帶領部下從陟山直至東城南面的城墻下,自己先登上城,殺死幾百人,金人大敗,守城的開北門逃走。西城還在堅守,畢再遇豎起大旗,高喊:“大宋的畢將軍在此,你們都是中原的百姓,趕快投降。”很快有淮平縣令用繩子從城上下來,請求投降,于是兩座城都攻克了。郭倪來犒賞士兵,拿出皇帝授的刺史牙牌授予畢再遇,再遇推辭說:“我們國家黃河以南失陷了八十一個州,現在攻下泗州兩個城就得到一個刺史,按這樣下去再拿什么來獎賞?再說您從朝廷那里得來幾個牙牌啊?”堅決拒絕不接受。不久被任命為環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