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章的內容、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二)
d.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畢再遇火燒敵人的糧車,斷其給養,這一計策很像《三國演義》中曹操夜襲烏巢。
專項訓練(二)
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4題。
趙壹字元叔,漢陽西縣人也。體貌魁偉,身長九尺,美須豪眉,望之甚偉。而恃才倨傲,為鄉黨所擯,乃作《解擯》……
光和元年,舉郡上計①到京師。是時司徒袁逢受計,計吏數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視,壹獨長揖而已。逢望而異之,令左右往讓之,曰:“下郡計吏而揖三公,何也?”對曰:“昔酈食②其長揖漢王,何遽怪哉?’’逢則斂衽下堂,執其手,延置上坐,因問西方事,大悅,顧謂坐中曰:“此人漢陽趙元叔也,朝臣莫有過之者,吾請為諸君分坐。”坐者皆屬觀。
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不得見。壹以公卿中非陟無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門,陟自強許通,尚臥未起,壹徑入上堂,遂前臨之,曰:“竊伏西州,承高風久矣,乃今方遇而忽然③,奈何命也?”因舉聲哭,門下驚,皆奔入滿側。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入語,大奇之。謂曰:“子出矣。”
陟明旦大從車騎奉謁造壹。時諸計吏多盛飾車馬帷幕,而壹獨柴車草屏,露宿其旁,延陟前坐于車下,左右莫不嘆愕。陟返與言談,至熏夕④,極歡而去,執其手曰:“良璞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陟乃與袁逢共稱薦之。名動京師,士大夫想望其風采。
……
州郡爭致禮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終于家。
(選自《后漢書?趙壹列傳》)
[注]①郡上計:向朝廷報告一郡稅收會計的官員,也叫上計吏。
②酈食其:秦漢之際的策士,后歸漢王劉邦。他拜見劉邦,只作揖,不跪拜,劉邦知其不是平常的人,把他請到上座。
③忽然:指死亡。
④熏:通“曛”,黃昏。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3分)
a、為鄉黨所擯,乃作《解擯》 乃:于是,就
b、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 以:而,并且
c、壹徑入上堂,遂前臨之 臨:俯視
d、坐者皆屬觀 屬:通“矚”,注視
2.下列各句都表現趙壹倨傲特異的品性行為的一項是 (3分)
①為鄉黨所擯,乃作《解擯》 ②壹獨長揖而已
③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 ④壹徑入上堂,遂前臨之……因舉聲哭
⑤壹獨柴車草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3.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記敘了趙壹的幾件事,表現出他的倨傲不馴、玩世不恭的性格和無所作為的結果。
b、本文通過對趙壹的倨傲特異的品性行為的描述,表現他既要借權勢顯揚名聲,又不甘心屈顏仕途的特有氣質。
c、本文通過對趙壹恃才倨傲的描述,反襯袁逢、羊陟不計私嫌,愛才薦才的高尚品格。
d、本文記敘了趙壹的幾件事,表現他故作倨傲,是為了巧借權勢顯揚名聲,目的不在于做官。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⑴.而恃才倨傲,為鄉黨所擯。(3分)
譯文:
⑵.計吏數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視。(3分)
譯文:⑶.壹以公卿中非陟無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門。(3分)
譯文: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4題。
劉健字希賢,洛陽人。健少端重,與同邑凈禹錫、白良輔游,得河東薛氏之傳。舉天順四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謝交游,鍵戶讀書,人以木強視之。然練習典故,有經濟志。成化初,修《英宗實錄》。健學問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重。清寧宮災,太監李廣有罪自殺。健與李東陽、謝遷疏言:“帝王未有不遇災而懼者,向來奸佞熒惑圣聽,賄賂公行,賞罰失當,災異之積正此之由。今幸元惡殄喪①,圣心開悟,而余匿未除,宿弊未革。伏愿奮發勵精,進賢黜奸,明示賞罰,凡所當行,斷不在疑,毋更因循,以貽后悔。”帝方嘉其言,而廣黨蔡昭等旋取旨予廣祭葬、祠額。健等力諫,僅寢祠額。南北言官司指陳時政,頻有所論劾,一切皆不問。國子生江熔劾健,東陽杜抑言路。帝慰留健,而下熔于獄。二人力救,得釋。十三年四月,大同告警,京師戒嚴。兵部請甄別京營諸將,帝召鎮遠侯顧溥督團營。時帝視朝頗晏②,健等以為言,頷之而已。十四年秋,帝以軍興缺餉,屢下廷誶③。健等言:“天下之財,其生也有限。今光祿歲供增數十倍數,諸方織作務為新巧,齋醮日費鉅萬,太倉所儲,不足餉戰士。而內府取入,動四五十萬,宗藩貴戚之求土田、奪鹽利者,亦數千萬計。土木日興,科斂不已,傳奉薪,內府工匠之餼廩④,歲增月積,無有窮期,財安得不匱?”今陜西、遼東邊患方殷,湖廣、貴州軍旅繼功,不知何以應之?望陛下絕無舉之貫。躬行節儉,為中外倡,而今群臣得畢獻其誠,講求革弊之策,天下幸甚。”明年四月,以災異陳勤朝講、節財用、罷齋醮、公賞罰數事。及冬。南京、鳳陽大水,廷臣多上言時務,久之不下。健等因極陳怠政之失,請勤聽斷,以振紀綱。帝皆嘉納。 ——《明史?劉健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