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一教案文言文閱讀(散文)
(2)動詞
①取道
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從酈山下來,取道芷陽從小路行走。
②走路,趕路
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戰》)
——聽說曹操已經向荊州(進軍了),就日夜加速趕路。
③說,講
何可勝道也哉?(《游褒禪山記》)
——哪里講得完呢?
④通“導”,引導,疏導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貨殖列傳序》)
——所以(對于人民),最好的辦法是順其自然發展,其次是借有利的形勢引導他們。
20.得,dé
(1)名詞
①收獲
不如自行搜覓,冀有萬一之得.(《促織》)
——不如自己前去尋找,希望能有萬一的收獲。
②心得,體會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游褒禪山記》)
——古人對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的觀察,往往有心得。
(2)動詞
①取得,獲得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在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
②具備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勸學》)
——積累善行,成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備了。
③能夠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
——沛公的軍隊駐扎在霸上,沒能和項羽相見。
④完成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詠田家》)
——醫治完了眼前的創傷,卻挖掉了心上的肉。
⑤通“德”,感恩
為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魚我所欲也》)
——是為了所認識的窮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嗎?
(3)形容詞
①融洽
某亦守法,與公甚相得。(《記王忠肅公翱事》)
——某某太監也很守法,和王翱相處得很融洽。
②對,正確
此言得之。(《六國論》)
——這句話說對了.
③得意
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史記•管晏列傳》)
——(晏子的車夫)趾高氣揚,很得意的樣子。
(4)副詞,必須、應該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鴻門宴》)
——你替我把他叫進來,我應該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
21.度,讀音一:dù
(1)名詞
①計量長短的標準
寧信度,無自信也。(《鄭人買履》)
——寧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②限度
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論積貯疏》)
——生產是有季節的,而使用卻沒有限度,那么物資一定會很快耗盡。
③制度,法度
內立法度,務耕織.(《過秦論》)
——對內設立法令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④氣度,常態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荊軻刺秦王》)
——事情發生得突然,沒有料到,(群臣)全都失去了原有的氣度。
(2)量詞,次,回,個
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
——在崔九的堂前也有幾次聽到你的樂曲。
(3)動詞
①譜寫,創制(歌曲)
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揚州慢》)
——我內心感到悲愴,感慨揚州的今昔變化,于是自己創制了這首曲子。
②過
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
——春風吹不過玉門關。
讀音二:dúo
(1)動詞
①丈量,計算
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治平篇》)
——就算是計算著肚子分配吃的,計算著身量分配住處,我也能知道那是一定不夠用的了。
②推測,估計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估計我到了軍中,你再進去。
22.非,fēi
(1)形容詞,不對的,錯誤的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
——實際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遠,已經覺悟到如今退隱是正確的,而以前的做法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