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浙江卷語文復習系列教案(19)文學作品閱讀
于是有一天,我們起得絕早。我們向鄰居借來了一頭驢和一輛架子車,像是戶兒家的一個重大行動似的,把裝麥子的麻袋搬上驢車,朝磨房去了。路上,我突然覺得我和父親像是兩只松鼠,或是連松鼠也不如的什么鼠類,正運載著辛苦了一年收集來的谷物,準備過冬。我們?nèi)绱酥匾暤膬陕榇溩樱鋵嵳喈斢诶鲜笫占诙蠢锏墓任铩N腋械搅嘶悬c哭笑不得。人一旦還原到這種狀態(tài)時,生存的形象就分外像各種動物了。
這就是我們的麥子,一粒一粒的,從田畝中收集回來的養(yǎng)命之物。顆粒很小,每一粒都不夠塞牙縫兒的;但是我們就是靠著這樣一些小顆粒,維持生命,支撐地球上龐大眾多的人群發(fā)明、創(chuàng)造、爭斗、屠殺、繁衍、愛憎……不管人類已經(jīng)進化到了何種程度,它還在吃麥子——這就夠了,這就足以說明人類依然沒有擺脫上帝的制約,依然是生存在地球上的無數(shù)種類生物中的一種,而不是神。
被小小的麥粒制約著的偉大物種啊!
麥子進了磨坊。緩慢遲重地在水磨上被磨損,被咀嚼,被粉化。我想著一顆顆飽滿的麥粒被壓扁、擠裂、磨碎時的樣子,想著它們漸漸麻木、任其蹂躪的狀態(tài),有一絲呻吟和不堪其痛的磨難從胸膛里升起,傳染給我的四肢。我真真實實地感到了我和它們一樣,和這些麥子一樣,正在一座類似的生活的水磨上被一點一點地、慢吞吞地磨損著。
我就是麥子。我芬芳的、新鮮的肉體正擠在歷史和現(xiàn)實兩塊叉圓又平的大石盤間,在它們沉重渾濁的歌聲中,被粉化。我欲哭無淚,欲喊無聲。因為我就是淚水和汗珠平凡的凝聚物一——麥子。我將一代代地生長,被割掉;成熟;被粉化;被制成各種精美的食品,被吃掉;然后再生長。人們把我叫作“麥子”。只有一個詩人這樣稱呼我,他說:
“親愛的麥子。”
(選自《周濤散文》,有刪改)
1.作者筆下的麥子很美,請根據(jù)文意概括其美在何處。(6分)
2.文中劃線句“被小小的麥粒制約著的偉大物種啊!”應怎樣理解?這句話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5分)
3.本文耐人尋味。請從形式和內(nèi)容兩方面,對文章第11段(“麥子進了磨坊……慢吞吞地磨損著”)進行簡要賞析。(5分)
4.結(jié)合全文,探究“親愛的麥子”這個題目的多重含義。(7分)
八、
1.樸素柔和、不事喧嘩的本色之美;(2分)天、地、人三者合作創(chuàng)造的深刻之美;(2分)憂傷色澤和圓滿形態(tài)的和諧之美。(2分)(意思對就可)
2.說明人類仍然沒有擺脫自然的制約,人類不是神,是萬物種類的其中之一。(3分)這句話運用了抒情的表達方式[或感嘆的語氣]、(1分)對比的手法[或反語的修辭]。(1分)
3.本段語言詩化、優(yōu)美,富有意蘊。(1分)采用了聯(lián)想、想象、(1分)擬人(1分)等手法,抒發(fā)了作者對麥子遭遇的同情和憂憤,(1分)同時發(fā)出了人同樣被現(xiàn)實生活擠磨的感慨。(1分)
4.是對樸素本色、憂傷深刻的麥子的稱頌;(2分)也是對那些像麥子一樣平凡地生活著的人的稱頌;(2分)更是對麥子代表著的和人類共同生活的自然的稱頌。(3分)(意思對就可) 甲、
(二) .
文學類文本 .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
醉意的境界 .
單士兵 .
他又被貶了。臨近不惑之年,命途卻還如此多舛,這讓他有些壓抑不住內(nèi)心的憂傷。在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對著周遭靜默的雕梁玉砌,喃喃悲嘆:歐陽修呀,歐陽修,你還能回得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