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第一輪專題復習40
①、由于這些證書的獲得都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因此備愛廣大干部職工的喜歡。(這個句子毛病很明顯,一是“因此”中的“因”和前面的“由于”重復,二是前后句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系。前面的“因”無論如何也推不出后面的“果”來。
②、我寫這本小說,并不是要講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所以我選擇了第一稱的敘述手法,讓人們認識骨子里的北京人。(強加因果)
(2)遞進復句。這種復句,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順遞,也就是意思由輕到重,事物由小到大,認識由淺入深等,另一種是逆遞,與順遞剛好相反。而用得最多的是順遞,逆遞只有在比較特殊的情況下才用。出現問題的主要是順遞。如:
①、對認知奧秘的新認識,不但可能帶來教育科學的革命,而且將開啟信息技術新的變革。(“帶來……革命”的語意顯然比“開啟……變革”重,所以二者應當互換位置。)
②、他不但能用馬克思主義的有關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夠領會這些理論的精神實質。(“領會”在先且輕,“指導”在后且重。)
(3)“盡管”與“不管”的區別
這兩個詞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們所用于表達的關系卻是有著天壤之別的,“盡管”略等于“雖然”,表達的是轉折關系,后面用“但”或“但是”來照應;“不管”略等于“無論”,表達的條件關系,后面一般用“都”一類的表示全范圍的詞語來照應。如果句中出現了這兩個詞中的任意一個,我們都要注意后面與之照應的詞語是不是所需要的。另外,這兩個詞還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盡管”后面跟的副詞經常是“如此”、“那樣(么)”、“這樣(么)”等表示比較確定的詞語,而“不管”后面跟的卻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多么”、“何其”、“怎么(樣)”、“如何”等。這些詞語都是我們判斷句子有沒有問題的重要依據,不可掉以輕心。例如:
①、“9•11”事件后,美國、印度、巴基斯坦三國關系進入微妙階段,盡管美、印、巴關系何其曖昧,但美國與印度走向軍事合作的態勢已相當明朗。(應當把“何其”改為具有確定性的詞語,如“這么”等)
②、魚的鱗片中的色素細胞分出不同的顏色。但盡管現代金魚顏色多變,仍不外是黑色、橙色及淡藍色三種色素細胞的排列組合。(“但”就放在“仍”的前面而與“盡管”照應。)
③、在經貿方面,不管中美關系將因中國入世而變得更加密切,但同時也應看到,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和糾紛不但不會減少,很可能還會增多。(這種現象在考題中是比較普遍的,成套使用的關聯詞,必須是搭配的,不能隨意更換。這個句子中的“不管”應換成“盡管”以和后面的“但”搭配。
8、關注代詞
代詞是文章表達中的一種省簡方式,使用它的目的是使行文簡潔。但如果使用不當,則會使文意變得模糊,讓讀者無法理解或引起讀者的誤解。而在病句題中,考查代詞的使用也是一種常見的題型。所以,我們在做題時,對時人具有相當的敏感性,只要句中出現了代詞,都要認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對象是否明確,或者說是否是唯一的。否則,我們就應當很快地判斷它所在的句子是病句。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