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第二輪專題復習 文言文分析綜合
考試一般都著眼于對整個選文內容要點、中心思想的概括。這就要求學生理順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系,依據情理辨清主次信息,從而明確文章的內容要點和主旨。這不僅要對原文的基本內容進行歸納概括,還要對文章內容做較深層次的剖析。也就是說,不僅要能概括某個事件的發生、發展和所導致的結果或某個(幾個)人物的所作所為,還要能揭示出這個事件的意義、某個人物的思想性格、某種本質、某種觀點等等。
解答本測試點考題,思路與方法有如下幾點:
1、總攬文意,整體把握。
閱讀時,要從宏觀上的角度把握材料,緊扣品德這一主線,給人物定位,對主人公有個總的印象。把握了作者對人物的基本態度后,就能比較明確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了。
2、抓住題干,準確把握題目信息。
在閱讀題干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粗心大意。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一個不漏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明確題目要求,是選對還是選錯,是考查局部還是考查全文。
3、借助注釋提示,找到解題突破口。
切記,文后的注釋絕不是可有可無,它往往是為我們理解文意提供幫助的。
4、辨析差異,排除干擾。
解題時,如果我們能了解選項設置模式,仔細扣除干擾,就會提高正確率。高考文言文閱讀在這一考點的題型,往往有故意夸大事實、偷換概念、以假亂真等干擾項,這需要我們細心分辨。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文言文考查的最高層次,是前面所提訓練的綜合體現。在一般的記敘文中,作者的觀點態度并沒有明確說出來,我們要通過對人物的描寫、人物的主次關系,對事件的敘述、詳略的安排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愛是憎,作品的傾向是肯定還是否定,寫作的意圖是歌頌贊揚還是鞭撻諷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讀者吸取什么教訓還是獲得什么啟示。對議論文也要通過論點、論據、論證的分析,聯系作者的身世和所處時代,弄清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觀點態度。
從近幾年的考試實踐來看,主要有兩種考查方式:
一是隱性考查,即把對"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分析概括融進"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或"篩選文中的信息"的考查中,這種情形較為多見;
二是直接考查,即專門設題或設項要求"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這種情形以前相當少見,但到去年今年的考試,就明確地進行了直接考查,未來幾年,這項考查會有加強的趨勢,這正是語文注重人文性和閱讀注重整體把握的必然要求。
解答本測試點考題,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通讀全文,分析人物言行。
要通過作者對人物的描寫、人物的主次關系、事件的敘述、詳略的安排來看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愛是憎,寫作意圖是贊揚還是諷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讀者吸取什么教訓還是獲得什么啟示。
2、要能夠把作者的觀點態度與文章中人物的言論區分開來。
3、綜合概括,提煉觀點。
作者的觀點態度有的特別含蓄曲折,這就要注意發掘相關語句的隱含信息。有時作者的觀點散布在各處,應進行適當的綜合概括,以便全面準確地對作者觀點作出評價。
4、樹立歷史的觀點。
我們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思考,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不能苛求作者,也不能任意有拔高的評價,不能把現代人的思想觀念強加給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