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念劉和珍君》必修一
后來,魯迅又相繼寫了《死地》《可慘與可笑》等文。4月1日,寫下了著名的《記念劉和珍君》。
二、文章分析
1、文章思路:
⑴ 本文的寫作原由,既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⑵ 然后記述劉的生平事跡和遇難經(jīng)過;
⑶ 再敘事的基礎(chǔ)上再深入一步,議論慘案的教訓(xùn)和意義。
三者相互交錯,始終統(tǒng)一于“贊烈士”“批反動(政府、御用文人)”“醒國人”來“記念”這一中心。
2、思路分析:
⑴ 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語句?作者為什么一再強調(diào)?
明確:提示性的話是“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這句話在文中出現(xiàn)兩次。但是這兩個“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嗎?第一“必要”,說的是悼念遇害者劉,奉獻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訴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陰險論調(diào)。第二“必要”,在于喚醒“庸人”,用人們牢記這筆血債。兩次強調(diào)“必要”,突出了寫作動機,旗幟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愛憎。這部分是按照由愛到憎的邏輯順序安排思路的。
⑵ 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樣的思路布局的?
明確: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安排思路的。先回憶與劉的最初相識,再詳細敘述遇難的經(jīng)過。敘述遇難又分兩步,從事件概況到遇害細節(jié)。
⑶ 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確: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請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將筆鋒一轉(zhuǎn),肯定了這次死難的意義,鼓勵“真的猛士”奮然而前行。可見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邏輯順序布局思路的。
板書設(shè)計:
總體思路 局部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