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念劉和珍君》研究性必修一
2、研讀,探究,并寫草稿。
3、整理稿件,撰寫報告。
三、報告正文
1、第一部分是作者交代本文寫作的緣由,感情基調是悲哀,憤怒的,作者決心要用手中的筆來揭露反動派的罪行,同時還表現了作者對死者的敬意和內疚。
2、第二部分中“哀痛者和幸福者”指代的對象是“真的猛士”,這是對烈士的熱情謳歌,“忘卻的救主”則是一種諷刺的說法,意在說明有些人在短短的兩星期內就把我們的猛士給忘卻了,作者對這些人采取了批判的態(tài)度,所以提出有寫點東西的必要。作者情感的飛躍抒發(fā)了他對黑暗現實產生的強烈的憤慨和濃黑的悲涼,這也為全文營造了濃郁的抒情氛圍。
3、第三部分中作者對劉和珍的哀悼和贊美之情在此節(jié)中有深刻體現。第一段最后一句是對自己的嚴剖,來表示對逝者極大的尊重。另外,多次寫到劉和珍“微笑”、“和藹”則刻畫出劉和珍的性格特點,充滿贊美,這就更襯出下文作者得知段政府誣其為“暴徒”的激憤。
4、第四部分主要敘述得知噩耗時的驚愕,再抒憤慨之情。揭露和控訴反動軍閥的兇殘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陰險惡毒。表現了作者的憎惡與不齒。青年學生和市民為了援助政府外交而向政府請愿,政府反而加以屠殺,誣謅被害者為“暴徒”,而當時的反動文人還說青年是被人利用的。他們不但極端兇殘地屠殺人民,還用“文”的一手進行思想欺詐,作者對這兩手是極為悲憤的。這樣做會產生兩種結果:要么愛國志士轉向革命,這將是革命前的沉默;要么悲觀失望,民族在黑暗中一步步走向滅亡。這是作者最大憤怒的表現,也是革命的號召,同時表現了作者對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強烈的期待。
5、第五部分中“但是,我還有話要說”是作者針對段祺瑞政府把學生誣蔑為“暴徒”和反動文人的流言進行反駁,感情激憤,揭露了反動當局的殘暴和流言家的卑劣,表達了作者的憤怒之情。在記敘劉和珍等遇難情景時,描繪了她們沉勇、友愛的形象,映襯和揭示了反動派的兇殘;接著寫“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確是死掉了”,表達了作者的憤恨和對烈士死去的悲痛,同時對劉和珍等“從容地轉輾于文明人所發(fā)明的槍彈的攢射中”這一勇毅行為和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加以高歌贊頌,“驚心動魄”指出了她們的行為和精神震撼人心。而下面緊接著寫道:“中國軍人的……抹殺了。”其中的“偉績”與“武功”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揭露了反動派鎮(zhèn)壓革命青年的罪行,同時給予帝國主義順手一擊,痛斥了劊子手屠殺赤手女子的卑鄙渺小。最后作者懷著滿腔的悲痛與義憤寫道:“但是中外……血污。”這是對反動派的怒斥,再次表現了作者已“出離了”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