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的筆法
2.當眾吹牛撒謊四小時而口能不渴者,……”。“指導教師”是:“吳 視法教授、魏私教授……”。“招考專業”:“哄騙專業、吹拍專業”。 “研究主攻方向”:“賄賂效應、捕捉上司貪欲的《歌德巴赫猜想》 ……”。“考試科目”:“《收授禮品之道》、《白占學》……”這張“招 生廣告”,從幾個側面勾勒出以拉關系、走后門為榮的某些人的精神 面貌。他們有時抬轎,有時行騙,不講公德,違法亂紀,奉行的是一 種奴才騙人哲學。
10.層層剝皮
層層剝皮,通過由表及里層層深入地剖析問題來闡明作者的觀 點。有的從縱的角度來講,按時間順序去分析,一層比一層深;有的 從橫的角度來說,彼此相比,加以分析,步步深人;有的采取縱橫交 錯層層剝皮的方法,闡述作者的看法。《光明日報》雜文《“枕頭” + “拳頭” =?》(彭放)是這樣寫的:
“枕頭”者也,色情與性作品也,“拳頭”,打斗、兇殺 之類。筆者查看市面書攤,以帶“性”和“色”的作品來 說,僅書名就不下五十余種,至于那許多打著“通俗小說”
旗號的各類刊物,幾乎無刊不色,無文不性。筆者曾聽一家 書攤的主人說,現在寫《色狼的覆滅》、《性的報復》之類作
品巳不走俏,最時興的作品是寫各式各樣的“試婚”、寫 “處女”的初試之夜。還有以“人體藝術”名義出版的各式 各樣的裸體畫冊。據資料統計,從1988年4月到1989年3 月,不到一年間竟相繼出版了 60種之多,被出版界稱之為 一場“人體大戰”。
有理論家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性文化年”。是啊,我們 確實需要文化,包括在性問題上。但我懷疑,那許多閱讀色 情描寫的中學生,他們的著眼點恐怕不在于文化,而在于 性。那許多慷慨解囊數十元去買一本畫冊的人,那些不是研 究者、專門家,而找人拉關系高價搶購非潔本《金瓶梅》的 個體戶、小商販,他們的醉翁之意,都在“藝術’’嗎?還有 那些爭相出版此類作品的出版社、雜志社,也未必都是為了 文化,恐怕還另有所求。文化的內容那么豐富,如果一個國 家和民族的文化,只有“性”和“色”,豈不悲哀?
有正直良知的教師和家長們,早巳向社會發出“救救孩 子”的呼吁,可是出這類書刊的勢頭并未減弱。筆者也曾質 問過幾家出版社:“你們為什么不出點好書?”回答說:“不 行啊,有雙效益的政策管著”。所謂“雙效益”是指社會效 益與經濟效益,把精神產品完全當成商品,放在市場上去自 由競爭,有社會效益的書不賺錢,實際上是用經濟效益完全 擠垮了社會效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在執行政策上的失誤。
問題的復雜性還在于,并不是人人都認識到這種“枕 頭”泛濫的危害的。有一種理論說,現在的中國還是性開放 不夠。他們不僅舉出二圣人的“食色,性也”為據,還以西 方世界已經怎樣怎樣了為例,進而上升到理論說:“一個經 受不起性刺激的民族,是不文明、不健康的民族。”嗚呼! 原來我們民族的“不文明”、“不健康”是因為性不開放?是 的,我們真正的性科學,性教育不夠,缺乏高層次的對性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