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專業剖析自評報告(第一部分)
文秘專業剖析自評報告
一、文秘專業基本情況
發展沿革:我院文秘專業于XX年12月經湖南省教育廳批準開辦,XX年秋季開始招收三年全日制高職學生。
辦學模式:本專業是學院緊貼用人市場和文秘崗位需求與華大菁英教育集團采取“專業設置共議、課程體系共定、師資隊伍共建、教學過程共管、實訓(習)基地共建、教育資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聯合辦學的專業之一,也是我系全力打造的精品專業,實行“以市場定專業,以職業定課程”,對報考學生設定門檻,入學時進行面試與筆試的嚴格挑選。
學生規模:經過兩年的發展,目前本專業已有在校生68人,其中二年級34人,三年級34人(算至XX年6月30日),暫無畢業生,在學院和系部的專業考核和班級評定中受到充分的肯定。
教師隊伍: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4人,其中,副高以上技術職稱1人,碩士學位4人,雙師型教師4人。本專業兼職教師具有5年以上的國內外大中型企業部門主管管理經驗,7年以上的部門助理或經理助理工作經驗,具備人才培養實訓輔導經驗和工作指導能力,是管理領域內的教育培訓及人力資源專家,具有良好的教師素養,了解快樂學習的教學技巧。師資隊伍整體素質良好,教學與學識水平較高,結構合理,配備優化,保證了專業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專業建設的穩步推進。
教學條件:學院和系部高度重視文秘專業的發展,近兩年來先后向文秘專業投入了三十余萬元用于本專業實訓場地建設,先后建成了秘書模擬實訓室、模擬會議室、形體房、職業裝束與化妝室。學院還與株洲汽車齒輪廠、株洲市荷塘區政府、湘火炬等多家單位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保證了本專業學生校外實習、頂崗實訓的環境需要。
教學改革:傳統的專業課程設置基本上以學科系統性為特點,缺少對學生未來職業崗位包括工作流程具體需要的關注和分析。本專業在課程設計上采取“逆向”思維,即基于企業文秘崗位資質需求和秘書職業生涯發展的要求設定專業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全部采用企業實際應用案例,采用“引導”而非“訓導”的互動式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自主學習者、教學參與者,而非“受訓者”。教學過程設計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和動手能力,關注學生行為的改變和習慣的形成。教師不僅僅是知識傳播者,更是培訓者、人才開發者、職業教練和心靈導師。
二、專業剖析(10個主項目+專業特色項目)
(一)專業設置和專業培養目標.
1、專業開設具有地區經濟發展的針對性
通過對本省和深圳的幾次關于企業秘書用人情況的問卷調查得出:本專業的開設符合長株潭“兩型社會”與深圳地區的經濟發展需求。
學院地處株洲北大門,隨著長株潭一體化與“兩型社會”的進一步形成,多元經濟和產業類型進一步生成,對秘書的需求量是越來越多,從株洲市人才市場招聘中心反饋的信息來看,XX年共有500個左右秘書類招聘崗位,而XX年株洲市內的文秘專業畢業生不足100人。企業對具備較強業務處理能力的辦公室文秘人員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
我院文秘專業是與深圳華大菁英教育集團聯合辦學,學生的就業主要由華大安排。根據其調查分析,結果顯示:隨著深圳社會經濟飛速的發展,文秘人才需求量很大。據深圳市工商局數據,到XX年底,深圳市有各類企業近20萬家,僅XX年就新增企業3萬多家,僅以深圳市每年新增3萬家企業來計算,每個企業只要有一個文秘人員,就要3萬名。據調查:深圳每年對文秘人才的需求缺口不下1萬人。據《深圳特區報》的統計,文秘一類職業是五大熱門職業之一,需求量穩居前十位。
2、 專業設置立足于文秘職業崗位分析與發展要求
在專業設置上本專業運用的是與華大菁英“共議”的方式。基于目前國家對職業人才的需求和其教育體系培養職業人才的現狀分析,華大菁英教育集團依靠10多年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和對職業教育的研究成果以及6年多的職業人才培養實踐,研發具有獨創性的4c職業人才素養模型,并進而開發了6r職業教育模式。在聯合辦學過程中,學院與華大對4c人才素養模型和6r職業教育模式進行科學、專業而嚴謹的專業研討會并形成了“專業研發分析報告”,以掌握企事業單位對職業崗位人才需要分析和未來XX年中國乃至全球跨國企事業單位對職業人才的需要崗位和人才需求量,從而確定文秘專業開發的要件。
(1)注重企事業單位文秘人才職業崗位分析
①人力資源人才供給分析
華大菁英教育對國內外企事業單位關于人才成長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的調查和研究后,根據不同的工作內容將職業分為四大類,即生產運營支持類、業務支持類、專業個人貢獻類和管理類。具體請見圖1:企事業工職業發展階梯框架。華大菁英教育將文秘專業人才的培養定位于業務支持類的入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