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實用類文本閱讀2
也許自此以后,“低俗”會被重新定義:門檻低、通俗。“不限年齡”,“不限外型”,想唱就唱,主辦方賺得盆缽滿、場內選手唱得情意歡、全國觀眾看得興致高,如此的“多贏”局面不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嗎?
一檔節目,不是觀眾多了就媚俗,觀眾少了就高雅。
也許正是這樣的為中國本土媒體的“下里巴人”之路探道的原生態和不事打磨,才讓它更有了一種真實之美,也才為它贏得了如此廣泛的收視基礎,但也因此招來如此多的口舌。今天的受眾已經不同于從前,他們不愿意被動接受過濾后的“精品”,相比較媒體的精品標準,他們更愿意用自己的眼光和價值去參與評判和過濾。對于已經習慣了用傳統話語表達方式的人來說,這也許還需要時間去適應。
就讓我們在與“超女”們的同悲同喜同歡樂中,其樂融融吧。不管未來怎樣,超級女聲所提倡的“想唱就唱”精神,已經給了無數人實現夢想的勇氣。就算沒有人鼓掌,至少還能夠勇敢地自我欣賞;就算舞臺再空曠,也總能看到無數揮舞的熒光棒……在XX年的這個夏天,曾經有一個叫“超級女聲”的節目讓那么多的人瘋狂過、感動過、夢想過。不管人們褒貶如何,它都已經成為這一年中最值得人們記取和思索的文化事件之一。
節選自《新聞世界》XX年第09期
40.下列對新聞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有人說“超級女聲”是一場草根階層的狂歡,也有人說是迎合觀眾的“審丑”心理的無聊游戲,對她的大獲成功,人們也是也各持一端。
b.超級女聲現象表明:庶民文化”與“精英文化”兩者并不割裂,任何脫離了庶民基礎的“精英文化”,都不過是曲高和寡的顧影自憐。
c.大眾的廣泛參與,毀譽參半的外界評論,也讓超女從全民討論的話題現象演變成了一檔節目,超級女聲無疑創下了中國傳媒史上的奇跡。
d.“超級女聲”的海選是“多贏”的局面:是網上的言論影響著評委的言行或主辦方的安排,是公眾民意在國內電視節目中最好的釋放......
e.“超級女聲”也許正是由于為中國本土媒體的“下里巴人”之路探道的原生態和不事打磨,才讓它更有了一種真實之美,贏得了如此廣泛的收視基礎。
41.從客觀上,為什么說“超級女聲”是“庶民文化”,它有什么特點?(6分)
42.“超級女聲”自身有哪些“真實”之美?這種文化熱現象又說明了什么?(6分)
43.本文為什么“超級女聲,一場瘋狂的娛樂”為題?依據原文,探究這場文化熱現象給你留下了哪些啟迪?請簡要論述。(8分)
參考答案
1.①問前有鋪墊,首先肯定對方在書界的地位,拉近了彼此距離。所問內容簡短,但很新奇,惹讀者關心。②答顯得從容不迫,游刃有余,委婉而謙虛,有大家風度。
【解題探究】本題考查訪談的文本特征的把握,局部思路的分析。訪談,是“問”與“答”的藝術。問要講究技巧,要求簡潔,有重點,有新意,有深度,有順序。答要有針對性,有所顯又有所藏,彰顯個性與機智,切忌隨意,切忌問什么就直截答什么。
2.讀書成癖,涉獵廣泛,與買書、藏書、寫書結合,勤奮攻讀,懷有人文精神。
【解題探究】該題考查歸納被訪者有關信息的能力,要善于把握思路與重點句子。從“買書、讀書漸成癖好” “已成一種生活方式” “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就近于‘發呆’”等可總結出“讀書成癖”;從“藏書現約有七千余冊”“主要是……”“大書如……”,“小書如……” “特別喜歡的作家則專題收集”等可總結出“涉獵廣泛”;從“讀多了就有這樣那樣的感想,于是就寫下來” “為了閱讀,純而又純的藏書,我沒有興趣、也沒有那個能力” ,《大夢誰覺》的評價等可以總結出“與買書、藏書、寫書結合”;從“真到了書店,又邁不開步子了”,“只能忙里偷閑讀書寫字”等可以總結出“勤奮攻讀”。從“讀書人也應該是啟蒙者……”處可以總結出“懷有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