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實用類文本閱讀2
1996年6月,這個5口之家又接納了一個已經6歲的流浪男孩兒,取名唐孟輝;
XX年8月,唐兵收養了最后一名被一個朋友從廣西帶回來的孤兒,這名13歲的小女孩在唐兵家有了新的名字——唐云天……
盡管來自五湖四海,盡管血管里流淌著不一樣的血,可同樣凄慘的身世、同樣辛酸的淚水,讓6個“苦瓜”一樣的孤兒走到了一起,他們緊緊地偎依在媽媽唐兵這根柔韌堅挺的青藤上……
從1990年開始,唐兵的單位效益一直不好,常常發不出工資。為了貼補家用,唐兵忍痛把母親留下的那處房產變賣了。而這筆錢花光之后,唐兵和孩子們只好過起了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生活——在孩子們的記憶中,搬家成了家常便飯,“最多一個禮拜搬8次!”
1998年,唐兵正式下崗。此時的唐兵不得不靠收廢品、撿破爛來維持全家人的生計。
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里,除了唐兵外,沒人敢奢望孩子們會有個好的學習成績。
小女兒唐云天從小就學會了吹嗩吶和薩克斯管。XX年,當小云天站在牡丹江市春節晚會的演出現場,吹奏一首韻味綿長的薩克斯曲《回家》時,奪眶而出的淚水伴著繞梁的余音,泉水般緩緩流淌……在場的聽眾被優美的旋律深深地打動了。“我要把這支曲子,送給我深愛的媽媽。”謝幕時,小云天說這句話時,突然哽咽了……小云天的音樂天賦、凄苦的身世,很快得到了牡丹江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XX年6月,在市政府領導的極力推薦下,小云天被破格安排到長春電影學校學習。
讓唐兵感到驕傲的還有大女兒唐孟兵。今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哈爾濱醫科大學。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何況6個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住房”和“吃飯”,成了壓在唐兵心頭的兩座大山。
“不能再苦孩子們了!”酸楚日子里的一幕幕,讓唐兵徹夜難眠。淚水中,一個心碎的決定產生了——XX年12月的一天晚上,唐兵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飯。當幾個年紀小一點兒的孩子狼吞虎咽地品嘗著難得的美味時,孟兵和幾個稍大些的孩子注意到了母親異樣的表情———她不停地給孩子們夾菜,自己卻一口不吃,眼里更有晶瑩的淚珠在閃動。果然,晚飯后,母親突然叫住了所有的孩子,從懷里掏出一本帶著體溫的小本子。“這是你們的身世,我全都記在上面了。孟兵、孟欣、孟輝,你們是被父母遺棄的,他們一定是迫不得已,你們不要忌恨他們;孟博、孟偉的父母是礦工,在一次事故中雙雙罹難;云天的父母都是導游,一次工作中遭遇劫匪,由于拼死反抗,雙雙慘遭毒手……”
此時此刻,孩子們早已泣不成聲。“你們都是苦命的孩子,這么多年跟著我又吃盡了苦頭,媽媽真的對不起你們。孟博、孟輝,你們還小,不能再受這份苦……”唐兵的下半句話還沒說出口,6個孩子一下子撲到了唐兵的懷里——
“媽,別讓弟弟們走。我們會手挽手出去打工,再回來讀書!”大女兒的話,像針一樣扎在唐兵的心上;“媽,是不是我們不聽話了,你打我們啊,千萬別讓我們走,別讓我們離開你,離開家!”抱著唐兵的腿,孟博和孟輝哭得像個淚人;“去福利院,你們就不用再挨凍、挨餓了!”唐兵忍住淚水這樣勸慰著;“我們哪也不去,愿意和你住水泥管子,愿意和你一起吃苦……”說完,兩個孩子哭著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