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治東阿 》教案
(2) 通假字。
曾通“增”增加。
倉庫少內:內通納,納稅。
辟:通“避,退避。
(3) 詞類活用。
臣請死之:為動用法,為……而死。
以利貧民:使動用法,使……受利。
(4) 人物形象:智慧多謀,能言善辯。
(5)結構:晏子治東阿三年——召而數之——請改道易行——迎而賀之——晏子論道——景公席而謝之
翻譯:晏子治理東阿三年,齊景公召他來并責備他說:“我認為你還可以,才讓你去治理東阿;如今(誰知東阿)卻被你治理得混亂不堪。你退下去自已仔細反省吧,我要對你進行大大地責罰。”晏子回答說:“臣子我請求改變方針和辦法來治理東,如果三年后還治理不好,就讓我為此事而死。”
景公答應了他。這樣,到了第二年年終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績(進行表彰)時,景公迎上來祝賀晏子說:“您治理東阿很好啊!”晏子回答說:“臣子我從前治理東阿,不向你身邊的人討好說情,不送錢財;水澤池塘的魚,全用來使貧苦百姓受利。在這個時候,百姓沒有挨餓的,可是國君您反倒怪罪我。如今我治理東阿,首先討好你身邊的人,給他們送錢財,加倍征收賦稅,少上交給國庫,(用來)逢迎討好你左右的大臣,水澤池塘的魚,交給權貴人家。在這時候,挨餓的百姓已超過半數了,國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賀我。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東阿了,希望能讓我告老還鄉,給有才能的人讓路。”晏子說罷,拜了兩拜,景公于是離開座位向晏子道歉說:“您還是勉強堅持去治理東阿吧。東阿,是您的東阿,我不再干預你的政務了。”
晏子治東阿三年,景公召而數之曰:“吾以子為可,而使子治東阿,今子治而亂。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將加大誅于子。”晏子對曰:“臣請改道易行而治東阿,三年不治,臣請死之。”景公許之。于是明年上計(年終考核地方官的治績),景公迎而賀之曰:“子之治東阿也!甚善矣,”晏子對曰:“前臣之治東阿也,屬托不行,貨賂不至;陂(池塘)波之魚,以利貧民。當此之時,民無饑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東阿也,屬托行,貨賂至,并會賦斂,倉庫少內,便事左右,陂波之魚,入于權家。當此之時,饑者過半矣,君乃反迎而賀。臣愚,不能復治東阿,愿乞骸骨,避賢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謝之曰:“子強復治東阿。東阿者 ,子之東阿也。寡人無復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