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復習閱讀考點教案
總之,我們要提升軟實力,就要使文化產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導整個社會,同時,能向世界顯示中國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優雅的精神趣味。(選自XX年1月19日《人民日報》)
1.下列有關“中國文化”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文化其實也有不健康的東西,負面的東西,不美的東西,然而總體上是健康的,美的。
b.電影、電視等受眾面廣的文化產品,應擔負起向世人展示中國文化和歷史中健康的東西,正面的東西,美的東西的責任。
c.某些以偏概全、以丑為美的作品,不是不可能得到國際社會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和向往,不是不可能增強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的。
d.我們的文化產品要向世人展示中國各種文化遺產后面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神與價值的東西,特別要注意展示中國文化中體現人類普遍價值的內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軟實力的提升之所以要依靠文化產業,這是因為文化產業的消費過程,就是價值認同的過程。
b.從楊柳青年畫的歡樂喜慶中,從青州佛像的微笑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文化的精神與價值。
c.關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實踐,展示老百姓的生活態度、生命情調、人生愿望和追求是中國文化產品的重要任務。
d.中國文化中那些體現我們民族的獨特的價值觀和思想體系的,是中國文化中體現全人類普遍價值的東西。
3.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文化要能向世界顯示中國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優雅的精神趣味,就要使文化產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能引導整個社會。
b.如果我們的文化產品能夠向國際社會提供一種對于中國文化的深度認識,就可以讓中國文化釋放出無窮的魅力。
c.普世價值并非就是西方價值,我們的文化產品應當力求向國際社會提供一種對于中國文化的深度認識,展示中國文化的普世價值。
d.我們僅僅高度重視文化產品的文化內涵、精神內涵、價值內涵,就能提升我們的軟實力。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12分)
正視“人肉搜索”的雙重效應
徐瑞哲
當下的互聯網世界,“人肉搜索引擎”正成一大熱詞。
古時江湖懸賞,各路高手追拿逃犯,此犯便被喚作“人肉”。而對于“人肉搜索引擎”,網絡版“百度百科”這樣解釋:利用現代信息科技,變傳統的網絡信息搜索為人找人、人問人、人碰人、人擠人、人挨人的關系型網絡社區活動,變枯燥乏味的查詢過程為“一人提問、八方回應,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聲呼喚驚醒萬顆真心”的人性化搜索體驗。
“人肉搜索”幾乎成了網絡偵探,在巴黎搶奪金晶火炬者,眾網民搜之;四川范老師震中落跑,眾網民搜之;“遼寧女”哀悼日辱罵災民,眾網民搜之;“虐貓女”視頻激起公憤,眾網民搜之;婚外情丈夫致妻自殺,眾網民搜之……一道帖子,好比尋人啟事,發動萬千網友,終將此人找到。于是,當事者在現實生活中的本來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無可遁逃地承受眾目睽睽的評說甚至討伐。
有人說,“人肉搜索”體現了一種徹底的信息民主,網上人人平等,人人參與,信息共享。何況網上搜索大多針對多數網民眼中的“壞人”,似乎也代表著一種道義力量。由于網絡是個隱身世界,留在網上的惡言惡行往往找不到責任人,“人肉搜索”的出現,對自認為可以胡言亂語發泄一氣揚長而去者形成了一種約束和威懾。最典型者莫過于“周老虎”事件,假虎照甫出江湖,便有眼里揉不下沙子的網友提出質疑,許多人從各自的專業角度提出有根有據的論點并互相印證,自發形成一股網絡輿論,“周老虎”徒留笑柄。“人肉搜索”的出現,對“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這句老話構成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