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類文章閱讀
選項中所說的觀點與原文不一致,錯項故意更換個別關鍵字詞,造成一字或一詞之差,從而背離原文的意思,或直接歪曲作者的觀點。
例1.[題目選項]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XX年安徽卷第7題)
d.以天人合一思想為指導,可解決當今世界因工業化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
[對應原文]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對于解決當今世界由于工業化和無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帶來的自然環境被污染.生態平衡遭破壞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對于我們今天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有著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現實意義。
[題文比較]原文的觀點是天人合一思想對于解決由于工業化帶來的“自然環境被污染.生態平衡遭破壞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選項卻說“可解決
當今世界因工業化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歪曲了原文的觀點。
例2.[題目選項]下列對“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這一觀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XX年天津卷第6題)
d.每個社會個體的價值觀都能形成社會總體認同的價值觀,也就是文化的核心。
[對應原文]一個社會的價值觀是人們對于理想信念.取向.態度所普遍持有的見解。
[題文比較]根據原文的意思,只有那些社會群體所“普遍持有的見解”,才是“社會的價值觀”,才是文化的核心。而d項卻說“每個社會個體的價值觀都能形成社會總體認同的價值觀”,明顯歪曲了原文的觀點。
二.置肯定為否定,置否定為肯定
原文已明確否定了某一觀點選項卻予以肯定,或原文已明確肯定了的觀點選項卻予以否定。即變肯定為否定,或變否定為肯定。
[題目選項]根據原文,下列真正屬于“文化轉型”的一項是(XX年重慶卷第6題)
b.特定群體或個體文化習慣的改變和價值信念或信仰的改變。
,d.通過交往或遷移而生活于另一種文化之中的文化個體所經歷的文化模式轉變。
[對應原文]無論是個體的文化習慣的改變.價值信念或信仰的改變,還是特定群體或特定社會某些文化特質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義上自覺的或不自覺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轉型。
兩種不同的文化通過人的交往或交流發生接觸和碰撞,也會引起某一方或雙方人的衣食住行.語言符號.審美情趣的一些具體改變。即使這樣,也還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化轉型。
[題文比較]與b項比較,原文說:無論個體文化習慣的改變和價值信念或信仰的改變,還是特定群體某些文化特質或文化理念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轉型;
與d項比較,原文說:通過人的交往或交流發生接觸和碰撞,也會引起一些具體改變,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化轉型。然而,b.d兩項卻將上述兩種情況說成屬于“文化轉型”,置否定為肯定,完全違背了原文的觀點。
三.主次不分,本末顛倒
就是將原文中所說的主要的問題說成次要的問題,或將次要的問題說成主要的問題,倒置其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