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林黛玉進賈府
曹雪芹只用了兩百個字寫這頓飯,但這里面卻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封建貴族家族的章法。初進賈府的林黛玉能應(yīng)對得了嗎?
先看賈母的晚飯如何開場。當林黛玉在王夫人房間說話時,有丫鬟來報告:“老太太那里傳晚飯了。”王夫人忙攜林黛玉趕過去。請注意這個“忙”字,王夫人這個人經(jīng)常做事慢騰騰的,這會兒卻急急忙忙,為什么?她不敢怠慢,否則她就失職失禮了。在封建家庭特別是貴族家庭里,兒媳婦是要伺候婆婆用餐的,這是金科玉律。王夫人和林黛玉進入賈母的后門,已有許多人在等候。等什么?就是等王夫人來伺候賈母吃飯。(按說也應(yīng)該等邢夫人。但前文交待邢夫人要帶黛玉去拜見賈赦時,賈母已經(jīng)發(fā)話“你也去吧,不必過來了。”)大兒媳讓賈母給放了假,晚飯就必須得二兒媳來開。這是封建家庭的規(guī)矩。所以伺候賈母的人看到王夫人來了,才安設(shè)桌椅。
然后“李紈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這似乎很奇怪,有那么多丫鬟、仆婦在,為什么要三位貴夫人干這些粗活?這也是規(guī)矩:孫媳婦和兒媳婦要親手伺候老祖宗,哪怕像走過場一樣。要不過去都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再有能耐的媳婦也必須盡服侍婆母的義務(wù)!
飯擺好了,筷子擺好了,湯擺好了。吃飯的人怎么入座?賈母正面榻上獨座,兩邊四張空椅。“熙鳳拉林黛玉坐左邊第一張椅子,黛玉十分推讓”。這里注意兩個詞語,一個是“拉”,一個是“十分推讓”,說明黛玉堅決不坐第一張椅子,在坐哪張椅子的問題上,林黛玉有自己的考慮:
第一張椅子肯定是重要的位置,有王夫人和兩位長嫂在,她怎么能坐,所以“十分推讓”,“拉”也不去!直到賈母解釋“你舅母和你嫂子們是不在這里吃飯的,你是客,原該如此坐”,林黛玉方告了座。從這一細節(jié)可以看出,林黛玉是一個很懂禮數(shù)的女孩子。
林黛玉坐下來了,跟她同輩的賈府三個小姐是不是可以馬上坐下了呢?不行,得賈母命王夫人坐了之后,三姐妹才能告座。“迎春坐右邊第一,探春左邊第二,惜春右邊第二。”王夫人是長輩,得她這位長輩坐下之后,晚輩才能坐下,這叫長幼有序。那么,林黛玉先于王夫人坐下豈不是無禮了?又不能算無禮,因為是賈母下令讓黛玉先坐的,賈母的話是法令。
這樣一來,林黛玉和賈府三姐妹陪賈母吃飯時是成了這樣一種情勢:王夫人坐在一邊不吃,陪著,也監(jiān)視服侍賈母的人是否周到;李紈和鳳姐兩人站在桌旁布讓;旁邊丫鬟執(zhí)著拂塵,端著漱盂,拿著巾帕隨時侍候;外間伺候之媳婦丫鬟雖多,卻連一聲咳嗽不聞。什么叫大戶人家?什么叫大戶人家的禮數(shù)?這一頓飯,體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
吃過飯后,小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黛玉還以為是喝的茶,在蘇州家里,她受的教育是惜福養(yǎng)身,飯后片時再喝茶,“因見這里許多規(guī)矩不似家中,也只得隨和些”。如果此時是劉姥姥恐怕一口就把水喝了,但林黛玉畢竟不是劉姥姥,她要等等看。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已故演員陳曉旭在表演這一細節(jié)時,用眼往兩邊瞟了一下。應(yīng)該說,她這一動作對人物的心理把握是非常到位的。果然,一會“又有人捧過漱盂來,林黛玉才發(fā)現(xiàn)不是讓她喝茶,而是先用茶水漱口!然后才捧上茶來。——這方是吃的茶。”這點點滴滴,林黛玉都做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