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18久久久久_日韩欧美色_江苏极品身材白嫩少妇自拍_曰本人做爰大片免费观看一老师_久草视频网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語文電子教材 > 九年級語文電子教材 > 1955年1月26日(精選16篇)

1955年1月26日

發布時間:2024-02-03

1955年1月26日(精選16篇)

1955年1月26日 篇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六冊第四章“年、月、日”第一課時。

  2、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小學階段接觸的較大的時間單位。在本單元以前,學生已經學過了較小的時間單位“時、分、秒”。以后,學生將會把它們用于實際生活,小學階段不要求對時間進行再拓展。因此此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本課,學生將認識時間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大月、小月、特殊月、平年、閏年的知識及其判斷方法。

  3、教學目標

 、僦R目標:掌握時間單位年、月、日,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理解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掌握判斷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天數的方法。

 、谀芰δ繕耍航洑v動手操作,搜索資料,探索知識規律的過程,提高觀察、判斷、探究能力。

 、矍楦袘B度目標: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

  4、教學重、難點

  重點:時間單位年、月、日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難點: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突出重點:采取大月歌和左拳記憶法,把抽象的知識概括成有趣的順口溜與點拳頭。簡單,學生易于接受。

  突破難點:平年、閏年的判定方法是本課難點,必須讓學生獨立去觀察、猜想、歸納,才能順利內化成自身的知識。

  5、學情分析

  在低年級,小學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與他們的實際生活最為接近的時間單位,如時、分等。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逐漸接觸了離他們生活較遠的時間單位,如年、月。學生在日;顒又性絹碓蕉嗟胤e累關于較大的時間單位感性知識,“六一”兒童節、每年的生日、元旦、國慶、植樹節等讓孩子建立年月日的初步時間觀念。這些知識是三年級學生學習此課的基礎!澳、月、日”之間的關系較為繁多。學生掌握起來容易出現混亂。

  二、說教法

  (一)教學指導思想

  1、“開放觀察研究”引導孩子自主學習。

  新課標理念之下,教師應扮演主導角色,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只有當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所思考,才能達到好的教育效果。在教法上,我是采用“開放觀察研究”的方式進行,放手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尋找教育素材。通過對形式多樣,制作精美的年歷進行觀察、統計、思考、總結,同時在學校生活中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數學交流與數學表達的能力。新課標認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從具有濃厚現實意義的年歷入手,本章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更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前調查成果”建立“已有的知識經驗”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保ㄐ抡n程標準)平年、閏年、大月、小月、特殊月、判定大小月的方法、判定平年閏年的方法等等的知識使本課知識密度相對較大。本課在知識連貫性方面稍微欠缺。與單位“時“的聯系在龐大的知識體系中顯得并不緊密。所以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處理上我采用觀察研究方式,喚醒學生以往的知識經驗。同時以問題方式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形成新的“已有的知識經驗”。

  3、動畫、游戲、比賽多種形式調節課堂學習氣氛

  三年級學生的注意力較容易分散,運用多種形式調節課堂氣氛很重要。我在課堂上靈活運用多媒體動畫、游戲和比賽,吸引學生注意力,加強對知識規律的運用,加深印象。

  (二)教學準備

  1、課前一周布置學生收集家里和親戚朋友家里的年歷,找出其中連續四年,觀察數據并完成“課前調查成果”紙。

  2、教具:年歷卡、PPT幻燈片。

  三、說學法

  課前,學生搜尋資料、觀察、概括、對比、思考,把生活的數學進行歸納、總結,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提高。課上孩子以兒歌和游戲為橋梁,把客觀規律內化成為自身知識網絡的一個組成部分。課后,大月歌、左拳記憶法等作為知識的載體,將幫助學生解決來自生活和學習的諸多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

  課前一周布置學生課前調查連續四年的年歷,完成“課前調查成果”。

  學生手中的“課前調查成果”如下

  年份天數

  1月31

  2月28/29

  3月31

  4月30

  5月31

  6月30

  7月31

  8月31

  9月30

  10月31

  11月30

  12月31

  全年365/366

  根據以上信息回答問題。

  1、一年有幾個月?

  2、一個月有多少天?

  3、哪幾個月有31天?哪幾個月有30天?

  4、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課堂教學環節

 。ㄒ唬﹨R報課前調查結果

  同學們,在上個星期,老師讓同學們去收集年歷,觀察連續4年的年歷中的天數。同學們的結果怎樣?有什么發現?下面請一個同學來把他的調查結果匯報出來。

  學生匯報如:

  1、一年有12個月。

  2、有的月份有31天,有的30天,還有29天和28天。

  3、有31天的月份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四、六、九、十一月,

  有28天或29天的月份是二月。

  4、二月有28天或29天。

  有的年份全年365天,有的366天。

 。ǘ⿲W習新知

  1、月份和年份

  有31天的月份,我們稱為“大月”,有30天的月份,我們稱為“小月”。對于天數會改變的、最特殊的二月,我們稱它為“特殊月”。(邊板書大月、小月、特殊月)

  二月如此與眾不同,這里面一定藏著小秘密。同學們想知道嗎?我們請數學小博士為我們解釋清楚。

  PPT幻燈片播放地球繞太陽轉動的動畫,并響起數學小博士的聲音:“地球總是圍繞太陽旋轉的,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實際的時間是365日5時48分46秒。為了方便,人們把一年定為365日,叫做平年。這樣,每四年就與標準時間相隔將近一天。人們就在這一年的二月份多加一天。就是366日了,這樣的年份我們稱為閏年”

  2、月份的記憶方法。

  要記住大月和小月,有什么辦法呢?

 。▽W生思考兩分鐘后提問)

  學生介紹自己記憶的方法,可能是單雙數記法、大月歌記法、左拳記憶法等等,只要符合規律,都予以肯定。

  ①單雙數記憶法:七月以前單月是大月,八以后雙月是大月.

 、诖笤赂瑁阂、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圩笕洃浄ǎ簭娜^邊沿開始數,凸起來的地方是大月,每個月31天。凹進去的地方是小月,每個月30天,。二月除外。

  3、讀一讀、賽一賽

  ①全班同學用左拳記憶法一起邊做邊念。

  ②比賽哪個小組的同學最熟練最響亮。

 、廴嗤瑢W讀大月歌,且考考哪個小組記得最牢。

  ④數學活動;顒右螅寒斃蠋熣f月份數,是大月時全班男生起立,是小月時全班女生起立。老師依次說出三月、十一月、七月、九月、六月、八月、一月、十二月,二月。

  4、判斷平年和閏年

  我們已經學會辨別大月和小月的方法。那么,平年和閏年又怎樣區分呢?

  我們仔細想想,閏年就是當年二月有29天的年份。所以,我們只需要看二月份的天數,就可以判斷出那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了。請翻開書本49頁“做一做”,把閏年圈出來。觀察閏年的年份數字,你能發現什么?學生可能的回答如下:

 、倜克哪昃统霈F一個閏年。

 、诙际请p數。

 、鄱际4的整倍數。

  總結規律:把年份除以4,有余數的是平年;沒有余數是閏年。

  我們用發現的規律,猜一猜20__年之后的下一個閏年。()把它除以4檢驗一下。再找出x年的年歷檢驗一下。

  5、練習反饋,引出疑問:下面請同學們判斷一下,1864年、1963年、x年、1900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6、平年閏年判定的補充規定。

  1900÷4=475沒有余數,可是它是平年,為什么呢?請聽數學小博士的解釋。

  PPT幻燈片播放地球繞太陽轉動的動畫,并響起數學小博士的聲音:每四年出現一個閏年,時間差不是整整24小時,而是23小時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閏,又多加了44分56秒?雌饋碚`差很小,時間長了,誤差就大了。每400年就多算了3日2時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應該少增加3天。為了便于計算,就做了“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的規定因此科學家又做了一項補充規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三)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判斷題①五月是大月。

 、谑辉率谴笤。

 、20__年是平年。

 、躼年的二月有29天。

  ⑤2053年的一月有31天。

  (四)全班小結,暢談收獲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1955年1月26日 篇2

  (一)教師補充信息:月亮圍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一月。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年月日的來歷,讓學生了解天文知識,將數學學習與科普教育相結合。】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約是一年;誰能描述一下“一年有多長?”可能有學生會說,12個月、365天,也可能會說兩個學期、從今年的今天到明年的今天,去年生日那天到今天生日那天……

  對于學生的回答,我們要做出合理的評價,通過學生的交流,能感受到“年的長短”,加深了對“年”理解。

  為什么一年有365天和366天不同的情況呢,引出平年、閏年,這就要了解“月”的相關知識,接下來學習第二個小紅點。

  (2)學習第二個小紅點“月”的知識。

  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觀察年歷卡交流想法,在交流中讓學生的想法得到完善,在交流中學會思考,然后交流匯報,板書知識點。

  根據板書詮釋大月和小月的含義。接著介紹記憶大小月方法。

  介紹兩種方法:課本27頁兒歌、28頁拳頭記憶法。

  最后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很好的吸收,我設計了“我報月,你聽好,大月點頭,小月擊掌”游戲。

  【設計意圖:進一步加深對大月小月的記憶。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學習的快樂!

  (3)判斷平年、閏年

  對于判斷平年、閏年這一教學難點,我采用提供科學依據和小組合作交流來突破的。

  首先充分利用電教手段,讓學生看一段小資料:課本29頁知識長廊和27頁的小博士的話。

  地球繞太陽轉一周需要365天5小時48分46秒。為了方便,將一年定為365天,叫做平年。這樣,每過4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來,把這1天加在2月份里,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閏年。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但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設計意圖:根據這樣的理論依據,說一說你對“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但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的理解

  然后,出示了20xx年到20xx年二月份的天數,通過讓學生認真觀察、討論,自己發現四年里有三個平年和一個閏年的規律,并經過計算得出閏年的年份與4的關系,從而學會判斷方法。

  設計意圖:這樣既加深了理解、記憶,還培養觀察、概括能力,突破了教學難點。

  重點說明20xx年、1900年和2100年的判斷方法。

  不用計算,想一想:1984年是閏年,1985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呢?1986年呢?1987年、1988年呢?

  1988年是閏年,再過幾年還是閏年呢?你是怎么想的?

  (4)綠點部分“日”的知識

  相對于年月來說,日是較短的時間單位,并且學生剛學習了24時計時法,所以很容易理解體會一日的長短。在這里教材借助“卡通電腦”讓學生了解還有比“年”大的時間單位“世紀”。

  1、自主練習、鞏固新知

  1)、填一填 對所學知識的一個簡單回顧和整理。

  2)判一判 變式練習。

  3)連一連 對平年閏年的理解鞏固。

  4)猜一猜 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意圖:練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有基礎題到提升題,根據孩子的心理特征,練習的形式多樣,力求照顧到所有學生,即要考察基礎知識,也給學有力的學生創造繼續發展的空間!

  2、首尾呼應、解疑答惑

  【設計意圖:解決了學生心中的疑惑,讓學生學會一種判斷偽劣產品的方法,體會年月日的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孩子不要買不合格的食品!

  3、暢談收獲、升華認識

  【設計意圖:本著“小課堂、大社會”的教育理念,本節課的總結采取,自我評價、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惜時教育。】

  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的眼睛,教學的靈魂,為課堂起到導航的作用,我的板書設計如下:從板書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本節課的知識點,重點難點一目了然,有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系統。

  總之,本節課中創設富有生活味的數學情景,力求學生感受到年月日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臺,充分的體現“充分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一教育理念。但本節課的教學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1955年1月26日 篇3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二、教學內容

  1.學生已經在三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時、分、秒,并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內容中,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本單元正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和24時計時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實踐活動:

  制作年歷

  教材在學生學習完“年、月、日”這一單元之后,安排了制作年歷的活動,一方面能使學生鞏固對年月日的認識,另一方面,可以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新知識點:

  1、認識年、月、日。

  2、24時計時法。

  3、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教學建議:

  1、關注學生的對的生活經驗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感受時間。教學時,教師要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對事件與時間關系的體驗,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為學生創設自主構建知識的活動和思考空間。

  年、月、日和24時計時法是在時、分、秒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但是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更加復雜,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的過程。因此,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教材內容在設計時著重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主動構建知識的平臺。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和組織探索性的學校活動。如觀察年歷時,讓學生思考“一年有幾個月“等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鐘面探索外圈和內圈的關系等。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來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和24時計時法。

  3、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鐘表模型等教具、學具的作用。

  由于學生平時很少使用24時計時法,因此在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午或晚上幾時,學生往往感到不太習慣。教學時,應使用鐘表模型等教具或學具,加強對鐘面的.觀察操作,引導學生觀察一整天時針正好走兩圈,體會鐘表外圈與內圈的數的關系,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理解24時計時法。在教學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時,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從出發時刻開始,轉到到達時刻,把直觀觀察和路線圖對應起來,并口算出經過的時間。

  第一課時

  認識年、月、日

  課題

  認識年、月、日

  課型

  新課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識,記住各月的天數。

  2、使學生會判斷大、小月。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滲透科學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探究發現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發現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斷方法。

  教具準備

  各年份的年歷卡。

  教學設計

  一、學前準備

  1、填空。

  1時=分 1分=秒

  1時=秒 240分=時

  1分25秒=秒 82分=時分

  2、提問:

 。1)時、分、秒都是什么單位?(時間單位)

 。2)關于時間單位你還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紀等)

  (3)那么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想知道些什么?

  3、導入新課

  講述: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就是一年,月亮繞地球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大約就是一個月,同時,地球自己也在旋轉,地球自己旋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年、月、日。

  (1)出示材料。

  提問:以前我們用鐘、表來研究時、分、秒,那么年、月、日我們可以用什么來研究呢?(年歷卡)

 。2)觀察手中的年歷卡,看看這是哪一年的年歷。

 。3)分別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幾。

  提問:10月1日是什么節日?申奧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請同學們在年歷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紀念日,爸爸、媽媽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別是星期幾。

 。5)合作探究。

  觀察: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6)討論交流。

  教師根究學生的回答內容,板書:

  年 月 日

  一年 12個月 365天或366天

  1、3、5、7、8、10、12 31天

  4、6、9、11 30天

  2 29天或28天

 。7)質疑:你們每人手中的年歷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這幾個月呢?(是)對!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這幾個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數都是30天。(是)

  (8)認識大月、小月。

  講述:通過同學們認真仔細地觀察,我們已經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這7個月都是31天,4、6、9、11這4個月都是30天,它們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我們把每月天數都是31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數都是30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個月的天數有變化呢?(2月)從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數比大月、小月的天數要少,所以二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

  2、鞏固。

  剛才我們在年歷上已經找到了爸爸、媽媽和自己的生日,現在請你們想一想,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還是在小于?

  3、記住大月、小月。

  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一年有12個月,7個大月,4個小月和一個特殊月。那怎樣記住一年中的大、小月呢?

  教材上介紹了一種左拳記憶法,應該怎么數呢?

  (1)出示左拳圖。

  (2)講清相應部位所表示的每個月的天數。

 。3)根據圖,全體一起記憶。

 。4)指著自己左拳再次記憶。

 。5)再介紹一首兒歌,加強記憶。

  七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七后雙。

  二月是個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觀察今年的年歷。

  (1)一、二、三月一共有( )天。

  (2)六一兒童節是星期( )。

 。3)四月份有( )個星期零( )天。

  四、思維訓練

  想一想:9月30日的后一天是幾月幾日?

  五、板書設計

1955年1月26日 篇4

  教學內容:整理與復習(二)年月日及除法

  教學目標:

  1、整理六七單元的學習內容及學習方法。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全面、合理的

  評價。

  2、鞏固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的計算,能解決一些實

  際問題。

  教學重點:整理六七單元的學習內容及學習方法,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整理年月日的知識:

  1、出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回憶:你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2、我的成長足跡:

 。1)我會解決生活中哪些實際問題?

 。2)我學會了有條理的思考問題……

 。3)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數學書……

  二、運用:

 。1)填空:

  2年3個月=( )個月

  37個月=( )年( )個月

  7月最后一天是( )日,是第( )季度。

  7月和8月共有( )天。

  2000年是( )年,在( )世紀。1992年呢?

  趙健1988年1月1日出生,到2000年1月1日,他( )周歲。

 。2)說一說:

  用24時計時法說出下面的時刻:早上7時、中午12時、夜里12時、下午8時、上午8時、晚上9時、中午1時、晚上11時

  鐵路旅客列車時刻表上寫著某次列車19:45開車,你能說出它是在上午或者下午幾時幾分開車嗎?

 。3)判斷

  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 )

  凡單數的月都是大月。( )

  二月份只有28天。( )

  7月1日是黨的生日,它的前一天是6月30日。( )

  1800年的2月有29天。( )

 。4)計算練習:

  428÷17 942÷3 816÷4÷2

  612÷3 635÷9 7×28÷4

 。5)實際問題:

  a、p83 3

  b、1~1000按下表方式排列,用一個長方形框出九個數,要使九個數的和分別等于(1)1997,(2)2160,(3)2142,能否辦到?若辦不到簡單說明理由,若辦到,寫出方框里的最大數和最小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 … … … …

  三、小結并作業

1955年1月26日 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科書第46頁內容,第47—48頁例1、做一做、第50頁練習十二第2題。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年歷卡的活動中,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個月,分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知道20xx年全年有365天。

  2.讓學生經歷觀察、分析、簡單歸納等過程,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建構,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能力。

  3.通過在年歷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等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德育。

  教學重點:

  借助年歷卡進行觀察分析,梳理出年月日的相關知識。

  教學難點:

  認識并記憶大月和小月,還有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20xx年年歷卡。

  學生準備:

  學生每人準備一張20xx年歷卡,黃色和藍色顏色筆,課前要求每個學生記住自己的生日。

  設計理念:

  本節課利用學生熟悉的兒歌和感興趣的科普常識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以今年的年歷為載體,通過觀察梳理、涂色分類、探究記憶方法、游戲、計算等一系列數學活動,使學生已有的零星認識條理化、系統化,建構新知。再通過圈紀念日的活動,鞏固新知,培養數學情感。最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回歸生活。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和自主發現相結合,獨立思考和討論交流相結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宇宙空間,運行中的太陽、地球、月亮。兒歌配音: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繞著地球跑;太陽大,地球小,地球繞著太陽跑!

  談話:你們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地球是這浩瀚宇宙中的一顆行星,是我們生活的家園,你們想知道地球繞太陽轉一圈是多長時間嗎?

  課件演示:依次演示地球自轉一周,地球繞太陽一周,月亮繞地球一周,同步配音: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月亮繞地球一圈就是一個月;地球繞太陽一圈就是一年。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進一步認識年月日。(板書:認識年月日)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熟悉的兒歌,充滿奧秘的宇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求知熱情。從科普知識的角度導入新課,為下一課時學習平年、閏年常識作好鋪墊。

  二、觀察、探究、發現,學習大、小月。

  (一)誘發學生已有知識經驗:

  談話:對于年、月、日,你們有哪些了解呢?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可能會回答:一年有365天,一個月30天,一年有12個月等等。根據學生回答,有選擇性、有順序地板書。

 。ǘ┯^察年歷,認識大月、小月和二月。

  認識年歷:(出示20xx年年歷卡)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張卡片嗎?上面1到12這些大的數字表示什么意思?每個月里的數字呢?

  學生口答。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今年的年歷卡,你能在年歷卡上找出自己的生日,圈一圈嗎?

  1、視頻展示圈的情況,指名匯報以下問題:你是怎樣找到的?先找什么?(月份)再找什么?(日期)這天是星期幾?這個月有多少天?為什么?

  2、請同學們根據手中的年歷卡,把今年每個月的天數填在練習紙的統計表里。(拿出練習紙)

  引導: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填好的統計表,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有沒有什么規律呢?把你的發現在小組里說一說。

  指名匯報,總結梳理:每個月的天數有31天的,也有30天的;今年二月天數最少,只有28天;有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有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

  根據學生的回答完善前面已有的板書。學生沒有回答到的,適當引導,如:有哪幾個月有31天?

  教師說明:我們一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2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你知道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嗎?

  指名說說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讓學生給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黃色,小月涂上藍色。用視頻展示學生的涂色情況,引導學生數一數大、小月各有多少個。

  提問鞏固:2月為什么兩種顏色都不涂呢?

 。ㄈ┯洃洿、小月。

  課件出示(大屏幕):大月、小月分別涂上黃色和藍色的20xx年年歷卡。

  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涂色的年歷卡,分小組討論:有什么辦法能很快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呢?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組織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重點介紹以下兩種記憶方法。

 。1)拳頭記憶法:根據學生匯報,用課件出示記憶方法(如果無人提起,就直接演示課件),并讓學生跟隨課件,邊做邊念: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十一月小、十二月大,鞏固記憶。

  (2)歌訣記憶法:由學生看書,并記住歌訣。

  (3)口訣記憶法:引導學生發現七個大月正中間的一個月就是七月,找出規律,并熟讀口訣:七前單數七后雙,七個大月心中裝。

  游戲鞏固:同桌游戲,一人報月份,一人做動作,大月握拳頭,小月揮揮手。

 。ㄋ模┖唵蔚挠嬎。

  出示題目一:你能算出今年全年有多少天嗎?

  學生先獨立計算一年的天數,再交流算法:

  算法一: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算法二:31×7+30×4+28=365(天)

  算法三:30×12+7-2=365(天)

  要求學生說出每種算法的算理,并討論:哪種算法最簡單呢?

  出示題目二:今年全年有多少個星期呢?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反饋。

  【設計意圖】:

  年月日相關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教學活動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展開,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記憶、計算的過程,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主動將已有的零碎、松散、抽象的認識具體化、條理化、結構化、系統化。

  三、找找圈圈,進一步熟悉年歷。

  課件出示(大屏幕):20xx年年歷卡

  談話:在一年中,有許多特殊的日子,有特別的意義,例如:國際兒童節、國際勞動節和國際勞動婦女節,你能用彩筆在手中的年歷上圈出這三個節日嗎?

  課件出示答案,集體校對。

  談話:你還知道哪些有意義的.日子?(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值得紀念的日子,都告訴了我們些什么呢?

  課件介紹相關節日的意義,并通過大屏幕在年歷卡上圈出相應的節日:1月1日元旦節;3月12日植樹節;5月4日青年節;7月1日黨的生日;8月1日建軍節;9月10日教師節;10月1日國慶節。

  【設計意圖】:

  在找找圈圈的過程中,鞏固了對年月日的認識,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滲透了愛黨、愛國、愛護環境等思想教育。

  四、生活中的運用。

  談話:聽說我們今天學習年月日的知識,小明有兩個問題不懂想請同學們幫助他解決。

  課件依次出示以下情境圖:

  1、小明說:“媽媽說我的生日是元旦的前一天,我是哪天過生日呢?”

  指名口答。

  2、小明說:“奶奶在舅舅家已經連續住了兩個月,她在舅舅家住了多少天呢?”

  小組討論解決,教師巡視,對有困難小組適當提示:奶奶在舅舅家住了哪兩個月呢?最多多少天?最少多少天?集體反饋。

  3、這批牛奶的生產日期是:20xx年2月18日,保質期為:六個月,這批牛奶今年幾月份過期?

  先介紹保質期的含義,指導學生分析題意,再讓學生從2月18日往后,按月數一數。

  【設計意圖】:

  利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計算,進一步探究年月日的相關知識,增進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年月日,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板書設計:

  認識年月日

  大月31天:1、3、5、7、8、10、12(月)

  一年12個月 小月30天:4、6、9、11(月)

  平月28天:2月

  全年天數: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31×7+30×4+28=365(天)

  30×12+7-2=365(天)

  【課后反思】

  年月日相關知識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知識之一,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本節課結合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從學生熟悉的今年的年歷入手,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使他們產生親切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查找重要紀念日,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有效地滲透了德育。本節課還給學生自主探究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如:觀察年歷卡,自主發現疏理年月日相關知識;小組討論大月、小月的記憶方法;計算全年天數等。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計算的過程,把難以理解的抽象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論。

1955年1月26日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了解平年、閏年的有關知識,能判斷平年和閏年。   

  3、掌握每個月天數的記法和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重點:探索研究年、月、日的知識

  教學難點:大月、小月的記憶,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一、課前小研究

  第(       )組    研究者

  我知道

  今天是(    )月(    )日;一年有(   )個月。

  算一算   將下面各年份的各月份天數填入下表。

 。磕甑1、3、5、7、8、10、12月都是31天;每年的4、6、9、11月都是30天。2月份的天數在課本p95——p96中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計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我發現了:(1)一年有 (         )或(        )天。

 。2)

 。3)

 。4)

 。5)

  二、 課堂學習

  1、交流課前準備情況

  教師根據回答選擇性地板書。

  2看書p70——p71,看看書上還有什么知識?

  3、小組交流:(1)書上還介紹了什么知識。(2)有什么疑問,可以提出來。

  4、匯報。

  5解決兩個知識難點。

  (1)要想記住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有什么好辦法?(

 。2)為什么會有平年、閏年? 

  a. 根據課前研究的表中數據判斷1997     1998    1999   

             哪年是平年,那年是閏年?說說為什么?(因為一年365天是平年,366天是閏年;或看二月份,28天的是平年,29天的是閏年。)

  b.       XX年呢?說說怎樣想的?(因為每四年有一個閏年。)

  c.隨便一個年份你能判斷出它是什么年嗎?怎樣想的?

  d.判斷。1992年 1998年  XX年  1995年  19xx年  19xx年

  e.整百年份的怎樣判斷?閱讀課本。

  判斷。19xx年   16XX年  XX年   24XX年  18XX年 17XX年

 。3)小結:非整百年份的能被4整除,整百年份的能被400整除。

  6、總結。

1955年1月26日 篇7

  第一單元

  一.教學內容

  1.年月日的認識

  2.24時計時法

  3.實踐活動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有關大月、小月、平年、閏年、季度、世紀等方面的知識。集注每個月各有多少天、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學生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能夠口答一些簡單的求經過時間的應用題。

  3.培養學生觀察、推理的能力。

  4.使學生會對24時計時法和12時計時法進行簡單的應用。

  5.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珍惜時間。

  6.在教學中使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界的聯系。

  三.教學重點

  1.大、小月的記憶,平年、閏年的判斷。

  2.24時計時法的認識和應用。

  3.求經過時間。

  四.教學難點 

  會解答簡單的求經過時間的應用題。

  五.知識聯系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學過時、分、秒的基礎上,介紹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六.知識結構

 。ㄒ唬┠、月、日

  1.          年月日等時間概念的意義

  (1)年歷的認識

 。2)大月、小月的認識

 。3)平年、閏年的認識

 。4)季度的了解

  (5)世紀的認識

  2.          經過時間的推算(例1)

 。ǘ24時計時法

  1.          24時計時法的認識

  2.          兩種計時法的轉化

  3.          時間和時刻概念

  4.          求經過時間

  第一節

  教學內容:年、月、日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有關部門大月、小月、平年、閏年、季度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各有多少天,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知道一個世紀是一百年。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

  教學難點 :大月、小月的記憶,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

  提問:1.5時30分15秒開始演示動畫片,這里面有哪幾個時間單位?

  2.誰來說說悉尼的奧運會是哪年哪月開始的?(板書:2000年9月15日)這里面有哪幾個時間單位?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時、分、秒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擦掉板書中的數字)

  二.新授:

  1.在學習之前老師先問你們點事情。咱們班上的胡海青今年幾歲了?那你已經過了幾個生日了?我認識一個老爺爺今年已經60歲了,而他只過了15個生日,同學們,你知道這是什么道理嗎?想知道嗎?等我們學習完年、月、日之后,相信大家就都能回答這個問題了!

  2.一年有幾個月,你們知道嗎?每個月的情況都不一樣,具體是什么情況呢?現在就請把你的年歷卡拿出來,邊看邊思考這樣兩個問題。(自學之后,四人一組討論)

  出示思考題:(投影)

  1.看年歷,找出各月份的天數。按天數,12個月可以分幾類?

  2.1996年和1997年全年各有多少天?你是怎樣計算的?

  3.講解有關月的知識。

  按天數,12個月可以分幾類?(板書:31天、30天、29天、28天)

  具體說說每個月分別屬于哪類?(板書:1、3、5、7、8、10、12和4、6、9、11)怎樣才能記住大月和小月呢?。

  出示左拳頭圖(投影):讓學生自己握起左手數一數。

  舉牌游戲:大月舉對勾的牌,小月舉叉子的牌。(引出2月)

  不計算你能說出每一年的天數都一樣嗎?為什么天數會不一樣呢?

  那怎么能算出全年共有多少天的?(板書列式)

  我們把二月份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二月份29天的年份叫做閏年。(板書:平年、閏年)

  學生邊回答老師邊板書:

  年                月                   日

  一年            12個月                365天

 。1、3、5、7、8、10、12)叫大月        31天

 。4、6、9、11)叫小月                  30天

  1996年(閏年)     2月                 29天(全年有366天)

  1997年(平年)     2月                 28天(全年有365天)

  在回答第3問的時候老師講解:

  由于天數不定,人們把31天的月份叫大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怎樣才能記住大月和小月呢?。

  出示左拳頭圖(投影):讓學生自己握起左手數一數。

  舉牌游戲:大月舉對勾的牌,小月舉叉子的牌。(引出2月)

  4.在回答第4問的時候老師提問:你是怎么算出全年共有多少天的?(板書列式)

  為什么天數會不一樣呢?

  5.在回答第5問的時候老師講解為什么會有閏年:我們把二月份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二月份29天的年份叫做閏年。那為什么會有閏年呢?經過科學家的測定,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大約是365天6小時。一年以365天計算比較方便,這樣一年就少算了大約6小時,四年就少算了大約24小時,即少算了一天,因此每4年就要增加一天,增加這一天的那一年便是閏年,又因為4年中大約少算的24小時,實際上并不是24小時,如果常年累月也會造成誤差,所以遇到整百年一般不閏,必須是400年的倍數才是閏年。因此,有一句話叫: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算一算你手中的年歷是不是4的倍數?(找學生回答)

  那1900年怎么算呢?(遇到整百年,必須是400的倍數)

  小結判斷平年和閏年的方法。

  練習:判斷下面哪些是平年,下面哪些是閏年。

  1905  1840  1902  1944  1955

  1976  1987  1992  2100  2400

  6.老師說明:一年有四個季度。這和我們說的春、夏、秋、冬四季是不同的。

  板書:一月、二月、三月         第一季度

  四月、五月、六月         第二季度

  七月、八月、九月         第三季度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第四季度

  第一、二季度是上半年,第三、四季度是下半年。

  7.一百年是一個世紀,“世紀”也是時間單位。(板書:世紀)

  例如:從1800年到1899年是十九世紀,從1900年到1999年是二十世紀,從2000年到2099年是二十一世紀,我們剛剛進入到二十一世紀。

  練習:提問:偉大領袖毛澤東生于1893年12月26日,他生于哪個世紀?你生于哪一年?是哪個世紀?

  8.全課小結

  開始我講的故事,通過對“年、月、日”的學習,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嗎?張峰的爺爺平均4年才過一個生日,所以他是閏年2月29日出生的。

  三.鞏固練習

  (一).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記住各月有多少天嗎?

  出示兒歌(投影):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二月只有二十八。平年三百六十五,閏年再把一日加。

  (二).填空

  1.1年5個月=(   )個月

  2.29個月=(   )年(    )個月

  3.5月最后一天是(   )日,是第(   )季度。

  4.7月和8月共有(    )天。

  5.2000年是(   )年,在(    )世紀。

  (三).判斷

  1.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    )

  2.凡單數的月都是大月。(    )

  3.二月份只有28天。(    )

  4.7月1日是黨的生日,它的前一天是6月30日。(    )

  5.1800年的2月有29天。(    )

  板書設計 

  年                月                   日

  一年            12個月                365天

 。1、3、5、7、8、10、12)叫大月        31天

  (4、6、9、12)叫小月                  30天

  1996年(閏年)     2月                 29天(全年有366天)

  1997年(平年)     2月                 28天(全年有365天)

  課后隨記:

  第二節

  教學內容

  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如何計算周年、周歲,能夠口答一些比較簡單的計算周年、周歲的應用題。

  教學重點:計算周年、周歲

  教學難點 :計算周年、周歲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答下面各題

  1.一個有幾個月?大月有幾天?小月有幾天?分別是哪幾個月?

  2.一年有幾天?有366天叫什么年?365天呢?

  3.多出的一天在幾月?平年2月有幾天?閏年呢?

  4.一個世紀有多少年?一年有幾個季度?一個季度有幾個月?第一季度是幾月到幾月?有多少天?

  二.新授

  例1.   趙健1988年1月1日出生,到2000年1月1日,他幾周歲?

  學生讀題,教師提問:

  1.從1988年1月1日到1989年1月1日他是多大?

  2.從1988年1月1日到1990年1月1日他是多大?

  3.到1991年1月1日呢?

  4.到2000年1月1日呢?

  5.誰能說說你是怎么算的?有沒有什么簡單的辦法?

  小結:

  可以用2000減1988得出12,就是他的年齡。

  我們現在就用這方法做下面一題。

  想一想:

  中國共產黨1921年7月1日成立,到今年7月1日是多少周年?

  學生讀題。

  提問:

  1.誰能用剛剛小結出的方法做這題?

  2.誰來用老辦法給他檢驗一下是否做對了?

  三.鞏固練習

  1.中華人民共和國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多少周年?

  2.偉大領袖毛澤東成語1893年12月26日,他生于哪個世紀?到今年是他誕辰多少周年?

  3.你今年幾周歲?你生于哪個世紀?

  板書設計 

  求周年、周歲

  例1:趙健1988年1月1日出生,到2000年1月1日,他幾周歲?

  答:他是12周歲。

  課后隨記:

  第三節

  教學內容:24時計時法

  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24時計時法。

  2.使學生熟練掌握24時計時法和12時計時法互相的轉化規律。

  教學重點:了解并掌握24時計時法。

  教學難點 :24時計時法和12時計時法互相的轉化規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

  1.我們知道一年有幾個月,1個月里有幾天,那么一天中有幾小時呢?

  2.在日常生活中,你們見過這樣的時間嗎?19:00等

  二.新授:

  1.教師邊撥動表針邊結合生活中的事件按時間順序敘述。

  (1)“在夜里時針和分針都指12,正是夜里12時是上一天的結束也是下一天的開始,所以稱它為零時!

 。2)表針撥到2、3時,“這時大家還在熟睡!

 。3)撥到5、6時,“天快亮了,準備上班的人要起床了。”

 。4)到中午12時,我們吃飯的時候,時針正好走了一圈,是12小時。

 。5)到午夜12時也就是零時,表示這一天結束,下一天開始,這是時針剛好走了兩圈。一天是24小時。

  2.24時計時法

 。1)              如果郵局、鐵路、廣播等部門要每個時間都有注明例:上午8時,下午8時,中午12時,夜里12時等,非常麻煩,而且容易造成誤解,發生事故。采用24時計時法,就比較準確方便了。

 。2)              教師邊撥動表針,邊說明,下午1時是13時,下午2時是14時,再往下可由學生一一對應著說出,一直到夜里12時,24時,也就是第二天的零時。

 。3)              找一找24時計時法與12時計時法的區別和轉化規律。

  3.說一說

 。1)              用24時計時法說出下面的時刻

  早上7時、中午12時、夜里12時、下午8時、上午8時、晚上9時、中午1時、晚上11時

 。2)              鐵路旅客列車時刻表上寫著某次列車19:45開車,你能說出它是在上午或者下午幾時幾分開車嗎?

  三.鞏固練習

  1.         口答:一天有幾小時?,16時是下午幾時,18時45分是下午幾時幾分?

  2.         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面時間

  上午10時、下午7時、晚上10時、下午4時、下午2時

  板書設計 

  24時計時法

  12時計時法-----24時計時法

  一天有24小時                                   下午1時-----13時

  下午2時-----14時

  下午3時-----15時

  …….

  互化方法:用12時計時法的時刻加12得24時計時法的時刻。

  用24時計時法的時刻減12得12時計時法的時刻。

  課后隨記:

  1.面積和面積單位

  第一節

  教學內容: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概念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會用單位進行測量。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念的能力,建立出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時間第一的觀點。

  教學重點: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 :區分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1.復習長度單位(板書)

  2.老師出示一個鏡框,里面鑲有一張大獎狀。介紹:期末我校要為連續榮獲“優秀班集體”的班級頒發一張大獎狀并用鏡框鑲起來。

  問:現在請同學們幫助算一下,要做一個像這樣長5分米,寬4分米的鏡框,需要多長的鋁條?18分米就是這個鏡框的什么?

  設疑:光有鏡框還不行,還需要給這個鏡框配一塊合適的玻璃做鏡面,那么要配多大的玻璃,這個鏡框面的大小又叫什么呢?我們就要學習一個新知識,就是面積。出示課題:面積。

  二.新授

  1.教學“面積”的含義

  在講臺桌上擺著各種東西,讓學生觀察教師現在摸的是它們的什么?(表面)

  這些東西又統稱為物體,那么比一比自己手里的本,問誰的表面大誰的表面小。

  這說明物體表面有大小之分,所以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

  出示我們以前學過的幾種平面圖形。讓學生判斷大小,(抽拉)這說明平面圖形的大小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把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小結:什么叫做面積?(要求說的時候要全面)

  強調用“或”連接。

  讓學生舉例什么叫面積。(舉出物體和平面圖形兩種,說的時候要完整)

  2.面積單位

  剛剛我們學習了什么叫面積,還知道了物體的面積和平面圖形的面積。在這個單元里我們重點研究平面圖形的面積。

  老師這里有兩個圖形,你能通過觀察知道這兩個圖形的面積誰大誰小嗎?

  老師這里還有這樣兩個圖形,現在你能不能觀察出它們的面積誰大?有沒有什么辦法?

 。ò褕D形上畫上方格,再數格的多少)

  再看看這兩個圖形上也有方格,而且是一樣多,你說它們一樣大嗎?為什么方格一樣多而不一樣大呢?

  所以我們要規定小方格的大小,也就是面積單位。

  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自己測量一下小正方形的邊長。

  說明: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板書)

  從表述上看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有什么不同?(平方)

  練習:2個1平方厘米是幾平方厘米?5個1平方厘米是幾平方厘米?9平方厘米里面有幾個1平方厘米?

  拿出自己的正方形用自己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一擺,看能擺下幾個小正方形,它的有幾平方厘米?為什么?

  如果用你手里的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測量一下你桌面的大小,你覺得行嗎?有沒有什么問題?為什么?

  小組討論:什么是1平方分米?自己制作一個1平方分米的面積單位?

  說明: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板書)

  練習:用1平方分米的面積單位測量一下你的數學書皮的面積大約是多大?(說明這樣測量只能得到一個大約的數字,更為精確的測量方法我們下一節課再研究。)

  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面積單位去測量教室地面的大小,你覺得怎么樣?那么我們需要什么?(一個再大一些的面積單位)

  好,我們現在就來自己試想一下,1平方米應該怎么定義。

  說明: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米。(板書)

  3.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的比較

  1厘米是長度單位,表示的是一條線段的長度。

  1平方厘米是面積單位,表示的是拿線段圍成的一個面的大小。

  讓學生自己說說還有什么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容易混。

  4.小結:我們今天都學習了那些內容?

  三.練習:見書

  板書設計 :

  物體表面

  面積         或          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平面圖形

  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面積單位     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 , 面積是1平方米

  課后隨記:

  第四節

  教學內容:求經過時間

  教學目的

  通過例題的教學使學生學會用口頭推算計算出經過時間,并能口答一些簡單的求經過時間的應用題。

  教學重點:如何求經過時間。

  教學難點 :如何求經過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  :

  昨天我們學習了24時計時法,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以下如何計算工作時間。(板書課題)

  二.新授

  例2:一架從北京飛往烏魯木齊的民航班機,13時起飛,16時55分到達。路上共飛行多少時間?

  1.演示:撥動指針

  2.提問:

 。1) 從13時到14時經過了幾小時?

 。2) 到15時經過了幾小時?

 。3) 16時呢?

 。4) 16時55分呢?

  3.學生小結:你是如何推算出來的?(板書答題)

  例3:某電視臺從早上6時開始播放節目,晚上11時結束。一天共播放多少時間?

  1.提問:

 。1)你能用上題總結出的方法做出來嗎?

 。2)在你的解答過程中出現了什么問題?

  (3) 你用什么方法解決了?

  2.比較學生所用的方法:分段計算和利用24時計時法計算。

  3.小結:通過例3我們學了什么新方法?

  三.鞏固練習:

  1.提問:所有的時間單位是什么?它們之間的進率是什么?

  2.出示電視時間表:

  7:00   東方時空

  9:00   少兒節目

  ……

  提問:

 。1)小紅吃早飯的時候,她爸爸正在看東方時空,她是幾點吃早飯的?

  (2)如果小紅要看少兒節目,她必須從幾點起開始寫作業 ?(作業 1小時)

  課后隨記:

1955年1月26日 篇8

  一、說教材:

  《年月日》選自人教版小學數學3年級下冊第6單元的內容,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發現并掌握年月日的關系及大月小月的判斷方法,本節課內容與學生直接經驗緊密相關,且之前也是學習過其他的時間單位時分秒,所以教學過程中更多需要建立與日常生活實際的聯系。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滲透科學的思想方法。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特確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發現并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系,記住各月的天數,會判斷大小月。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經歷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能夠準確判斷大小月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和觀察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特點,體會數學探究過程中的樂趣,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發現并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系,記住各月的天數,會判斷大小月。

  教學難點:掌握大小月的判斷方法。

  二、說學情

  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對于把握和處理教材有著重要的作用。3年級的學生日常生活中對年月日己經非常熟悉,經常會說幾月幾日,但沒有通過數學角度來規范它的表示方法。本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和好奇心較強,善于表達,其思維水平仍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因此,教學過程中更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和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這也是我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應該重點注意的'地方。

  三、說教法學法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合理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原有知識框架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以上考慮,我將本節課的教法確定為:活動法、提問法、討論法。在教學活動中設置引導性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日歷中的數學知識,并讓學生交流討論發現大月小月的規律。學生經歷小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可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室本次說課的重點環節。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學習新知。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將從激趣導入,探索新知,鞏固練習,課程小結和布置作業等5個環節來展開。

  環節一:激趣導入

  本篇課題我會通過談話方式導入,在教學之初,我將提問祖國母親什么時候生日,同學們什么時候生日,應該怎么表達,從而建立與本篇課題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這篇課題與生活的聯系。

  環節二:探索新知

  在新授部分我會分兩個活動來展開:初步感知年月日和判斷大小月的活動。

  活動一:初步感知年月日

  出示情境圖1,引導學生觀察20__年和20__年的每一天并圈出各種節日,通過這個學習過程認識年歷卡。接下來,引導學生探究以下任務:任務1:20__和20__年分別有多少個月份,每個月分別有多少天;任務2:30天的月份有哪些,31天的月份有哪些。這一環節我會更多地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將全班學生每4人分一組進行討論,討論時間為5分鐘,討論過程中我將巡視、指導,討論結束后由學生代表發言,爭對小組代表的發言給予鼓勵性評價為主,不僅評價到學生的學習結果。

  活動二:判斷大小月

  這一環節引導學生伸出左手握拳,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判斷大小月的方法,并請學生觀察凸起來的部分和凹起來的部分月份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總結規律:凸起來的部分,月份有31天;凹起來的部分,月份有30天。接下來我將設置一個小游戲,隨意報出1個月份,由學生搶答有多少天。在游戲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有效的檢測關于大小月判斷的知識掌握的情況。

  環節三:鞏固練習

  我會圍繞本篇課題通過趣味競賽的形式比賽,分小組相互抽月份,搶答有多少天,看哪個小組又快又準確。通過游戲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環節四:課堂小結

  在進行課堂小結的時候,我將引導學生充分表達這節課的收獲和感受,學生紛紛表達收獲。使學生對整節課的知識得到鞏固和梳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環節五:分層作業

  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我將采用分層布置作業的形式;A作業:完成課件PPT展示的爭對年月日提出的問題;拓展作業:學有余力的學生將本節課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篇課題的板書采用線索式的設計是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難點,讓知識點更加清晰明了,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耐心聆聽。

1955年1月26日 篇9

  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是新站鎮中心校的王小雨。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42—44頁《年月日的認識》一課。

  一.教材分析及學生分析

  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先組織學生利用年歷進行活動,并注意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及相互關系。接著給學生介紹了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及大月、小月的記憶方法,從而引出全年天數的計算方法。最后,給學生歸納整理出所學時間單位的一覽表,以便學生記憶時間單位和單位間的進率,為應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奠定了基礎。

  我班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時間單位時、分、秒方面的知識,大多數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認識,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能獨立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教學中,學生可能對年、月、日概念有理解上的困難,對此,我將利用課件進行“三球運動”的演示。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及理論依據與落實設想

  《課程標準》對這部分內容提出的要求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蓖瑫r又指出:“數學教學目標不能只局限于‘雙基’,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依據《課程標準》對教學要求的闡述,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和學生知識基礎及能力水平,本著“服務于學生”這一教學理念,我確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記住每個月的天數;初步學會判斷平年、閏年。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索與交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培養數感,培養觀察、概括和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參與探索實踐活動中學會合作、交流與簡單的評價,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教學難點是:發現并掌握大月、小月的記憶方法,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三、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

  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采取“引導—探索—發展”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并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優化教學,進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同時,將運用激勵性語言、肢體語言等多元化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

  四、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年歷卡、年歷轉盤。

  五、教學流程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分五個環節。

  環節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深知這一道理的我在導入時創設情境:“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嗎?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今天是我生日。一大早,我就吃到了香噴噴的生日蛋糕。真高興!可是我的朋友芳芳卻特別難過,因為她今年已經九周歲了,可只過了三個生日。你們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然后借機引出課題。

  環節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在導入的基礎上,我分三個層次來進行教學。

  第一層:教學年月日間的關系

  本著“以學習為主體”的思想,我大膽放手,先讓學生觀察20xx年和20xx年的年歷,將收獲在小組內交流。學生匯報時,我著重啟發:每用天數是多少?然后板書知識點,課件演示太陽、地球、月亮三者的運動規律,使學生知道年月日的來歷,在腦海中形成時間觀念。最后指出:“只要用心觀察,你會發現我們身邊有許多數學知識!

  通過以上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不僅掌握知識,而且去思考知識,詰問知識,評判知識,并在小組合作中將自己的想法得到交流、完善。

  第二層:學會識記大月、小月的方法

  《課標》中提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引導學生探索識記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這一理念下設計的。

  首先我向學生詮釋大月、小月的含義。其次,讓學生結合板書說出一年中大月、小月的具體所指。在學生認識它們的基礎上,我進一步明確:“想和12個月寶寶交朋友,首先要記住它們。你們有什么巧妙的辦法?”接著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想出辦法來。學生匯報后,我出示幾種識記方法,幫助學生記憶,拓寬思路,再通過課件演示,指導學生學習左拳記月法。

  為了讓學生所學知識能夠很好的吸收,我設計了“我報月份,你聽好;大月點頭,小擊掌;平月來了,伸胳膊”的游戲。

  第三層:平年、閏年的認識、計算和判斷

  因為學生觀察事物往往帶著隨意性,所以我先提出問題:“在觀察年歷卡時,你們發現了什么問題?”學生會很容易發現兩張年歷中2月份不同。于是我抓住這一點,指出:2月是28天的那一年是平年;2月是29天的那一年是閏年。(課件出示)并讓學生到課本44頁中尋找答案。隨后指導學生計算全年的天數,提出合理的計算方法。

  對于探索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這一教學難點,我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突破。首先,創設和平、閏年交朋友的情境,然后課件出示19xx年—20xx年2月的天數,引導學生觀察并在小組內討論。根據學生的匯報,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探訪“四年一閏”的規律,并通過計算、討論等手段引導學生發現: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公歷年份是整百數時,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總結判斷平、閏年的方法后,再次提起芳芳生日的問題,引導學生解釋原因。

  環節三: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基礎題:

  1.吃水果,做游戲

  課件出示幾種水果圖片,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然后回答水果后面的填空題。

  2.動動腦,來判斷

  課件出示判斷題,學生以搶答方式進行。

  開放題:

  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不尋常的日子。

  環節四:拓展延伸,回歸生活。

  知識的擴展延伸以再現生活的形式展開,能把學生從數學課堂帶到廣闊的生活空間,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因此,我出示一個自制的年歷轉盤,學生觀察后,引導他們展開想象,課后也動手設計一個。

  環節五:暢談感受,交流收獲。

  本著“小課堂,大社會”的教育理念,本節課的總結將采取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進行,并引導學生談一談應該如何對待時間,對學生進行惜時教育。

  六、教學效果預測與反思

  我想:通過以上環節的教學,在課上,同學們都將以全部的熱情和精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積極思考、自主探究,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獲得樂學、愛學、會學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是生活中存在的,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各位評委,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1955年1月26日 篇10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課堂上教師恰到好處的“導”,課堂教育教學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把教師對學生的“導”喻為一個“支點”那么學生將圍著這個“支點”旋轉,轉出他們自己獨特的“舞臺”。

  片段: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教材第七單元《年、月、日》的第一課時。

  (準備研究有關閏年的規律)課堂的最后部分我讓學生仔細觀察表格: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月份天數 28     28    28     29    28    28     28     29

  教師:同學們先觀察表格,在小組討論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之后教師請學生回答:(同學們興致勃勃,迫不及待地想發言。)

  生1:“我發現了每四年的最后一年的2月份都是29天!苯處熗度ベ澰S的目光,馬上就有人站起來激動的繼續回答:

  “是閏年,每四年的最后一年是閏年。”同組的同學接著說。

  接著又有人補充:

  “老師,每四年中的前3年是平年,最后一年是閏年。”

  “哦,是嗎?同學們真厲害,發現得真快。”師微笑地說,“那么照這樣推算,2008年是什么年,你們能試著猜猜嗎?”

  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是閏年!

  教師側著頭,皺著眉做不解狀:“你們怎么那么肯定呢?說說你們的想法!

  學生又是爭先恐后搶著回答。

  生4:“因為2004年是閏年,再加4年是2008年,所以2008年是閏年!

  馬上就有許多學生同意這位學生的觀點。

  師:“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有。一位學生站起來十分肯定地回答:“把2008除以4!

  對,同學們附和著。

  “可是為什么除以4呢?”教師不滿足學生的答案,故意拉長聲音繼續追問。

  “因為每4年中有一個閏年嘛!辈簧偻瑢W緊接著回答。

  “所以要判斷哪年是不是閏年,要怎么很快地計算出來?”

  “把年份除以4”學生又是一次不約而同地回答。

  “太棒了,同學們!”教師不由自主地為學生的出色表現喝彩。而學生呢——個個喜形于色。

  此時,這個片段應該圓滿結束了吧。不,更讓我意外的還在后頭呢——

  “老師,我還發現了……。”一位女同學的聲音清脆、響亮。

  我以為她是重復說明上面的觀點,只是說法不同而已。為了不打擊她的積極性,我同意她發言。

  “我發現了奧運會是每4年舉行1次的。”教室里再一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反思:1、教師教學過程應當是教師帶領學生主動認知、探究問題的過程,課堂教學應當以探究為切入點組織教學活動。上述教學片段教師圍繞認識每4年有一個閏年,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探索新知。而教師善于調動各種感官的作用,更是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向高潮,(一個肯定的眼神、會意的微笑會給學生帶來無窮的力量;一個皺眉讓這群足智多謀的學生又一次陷入思考;一句鼓勵性的評價會讓好勝的他們得意洋洋;而一個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更是讓他們爭論不休……)為學生創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對于教師而言像這樣善于利用多種方法、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個“支點”,對課堂教學將取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學生總是能夠充分地應用每個“支點”的輻射作用,繞出令我們意想不到、拍案叫絕的色彩斑斕的“舞臺”!在上述教學片段教師先是讓學生觀察表格,然后在小組討論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看似簡單的安排,但是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因為學生的想法各不相同)讓他們在同學之間的知識的啟發下,引起自己的知識聯想,才是教師的用心所在!

  學生正是在教師設計的一個個“支點”下,逐步旋轉出一個大舞臺來的。當集體匯報時學生回答2008年是閏年,教師又充分利用當時的教學情景適時地讓學生總結出判斷一個年份是不是閏年的方法來,(“教師側著頭,皺著眉做不解狀:‘你們怎么那么肯定呢?說說你們的想法!、“‘可是為什么除以4呢?’教師不滿足學生的答案,故意拉長聲音繼續追問!保┙處煹恼Z言、動作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推想高潮,看看他們是“爭先恐后搶著回答”。其結果是: “‘太棒了,同學們!’教師不由自主地為學生的出色表現喝彩,而學生呢——個個喜形于色!倍拔野l現了奧運會是每4年舉行1次的”這位學生的回答更是教師的驚喜的收獲!教師的這個“支點”創設得恰到好處、無懈可擊。

  可見,善于捕捉課堂教學資源,是教師創造好的“支點”的關鍵所在。教師善于利用多種方法、手段,為學生創造一個個“支點”,得到的將不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結局,學生將會把利用這一個個“支點”旋轉出一個絢麗的大舞臺!

1955年1月26日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養學生感受數學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記住各月的天數。

  教具、學具。掛圖、年歷

  一、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嗎?(學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

  2、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發生,在一年中有很多值得紀念的重大節日,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出示掛圖)圖上描述的是什么事?你知道這些事發生的時間嗎?把你知道的跟同學說一說好嗎?

  3、你們還知道哪些有意義的日子呢?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板書:年、月、日

  二、自主探索 合作學習

  1、認識年歷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年歷,認真觀察,你可以從年歷上直接了解到哪些知識?

  ①讓學生獨自觀察

 、谕烙懻

 、勰銈兡芨鶕隁v回答問題嗎?

  一年有幾個月?板書:一年12個月

  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板書: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特殊月(28天):二

  2、教學生記天數的方法

  我們知道了每個月的天數,也知道大月和小月,有沒有好的辦法讓我們很快的記住每個月的天數呢?

 。1)可以用拳頭幫助記憶。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師做示范 學生動手數一數

  (2)老師再介紹一首兒歌,幫你們記住一年中的大月。( 出示兒歌)

  板書: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3考考你

  你們都記住了嗎?現在老師可要考考你們了。

 、倌愕纳帐菐自聨兹?你父母的生日是幾月幾日,用筆在年歷上畫出來,并說說是大月還是小月。

  ②老師的生日是大月的第二個月,你知道是幾月嗎?

  4、游戲

  我們一起輕松一下,玩個小游戲吧,老師報月份,如果是大月就請同學們舉右手,是小月就請同學們舉左手,明白了嗎?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48頁做一做

  四、本課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2、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年、月、日

  一年12個月

  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特殊月(28天):二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1955年1月26日 篇12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年月日》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的年月日這一單元的內容之一。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學生在二年級已經學過與他們生活比較接近的時間單位時、分、秒。隨著年齡增長,生活經驗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了形成較長的時間觀念的基礎,理解一年或者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而教材注意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關知識。

  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先組織學生利用年歷進行活動,并注意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及相互關系。接著給學生介紹了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及大月、小月的記憶方法,從而引出全年天數的計算方法。最后,給學生歸納整理出所學時間單位的一覽表,以便學生記憶時間單位和單位間的進率,為應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奠定了基礎。

  二、學情分析(說學生)

  我班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時間單位時、分、秒方面的知識,大多數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認識,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能獨立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教學中,學生可能對年、月、日概念有理解上的困難,對此,我將利用課件進行“三球運動”的演示。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秒等時間單位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具有常識性,學生在課堂上雖然沒有系統學過,但在實際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

  三、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依據《課程標準》對教學要求的闡述,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和學生知識基礎及能力水平,本著“服務于學生”這一教學理念,因此,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對教材的理解,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記住每個月的天數;初步學會判斷平年、閏年。

  2、過程與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通過探索與交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培養數感,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歸納概括和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參與探索實踐活動中學會合作、交流與簡單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

  教學難點:發現并掌握大月、小月的記憶方法,年、月、日之間的進率和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四、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

  1、設計理念:

  數學學習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所以有效的學習更應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的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發展的自主性、主動性,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強調學生發展中的體驗與交往過程。使他們成為發展與變化的主體,進而幫助他通過現實與尋求走向完人理想的道路。

  2、教學策略:

  設置懸念——自主探究——應用拓展

  3、教法學法:

  我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選擇與創設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奧運會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課學生學習新知的主要方法。課堂上教師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

  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采取“引導—探索—發展”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并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優化教學,進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同時,將運用激勵性語言、肢體語言等多元化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

  五、教學準備(說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年歷卡、年歷轉盤。

  學生準備:年歷卡、統計表。

  六、教學流程(說教學流程)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分五個環節。

  環節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故事引入:有一個罪犯,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他去了家著名的整容院去整了容。出來之后,所有的人都不認識他,然后他又去做了張護照,護照上寫的他的出生日期是:1965年2月29日,當他通過檢查口時,立即被我們細心的警察發現,最終沒有逃過法律的制裁。同學們,你想,我們的警察是怎么一下就發現了呢?

  2、看出生日期上有什么: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一個比原來時、分、秒更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板書)

  設計意圖:課開始,就設置懸念,一方面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來,有利于課堂教學,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

  環節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在導入的基礎上,我分三個層次來進行教學。

  第一層:教學年月日間的關系

  課件演示太陽、地球、月亮三者的運動規律,使學生知道年月日的來歷,在腦海中形成時間觀念。最后指出:“只要用心觀察,你會發現我們身邊有許多數學知識!北局耙詫W習為主體”的思想,我大膽放手,先讓學生觀察20xx年和20xx年的年歷,將收獲在小組內交流。學生匯報時,我著重啟發:每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個月?一個月有多少天?等。當學生說出一年有12個月時,讓學生再次觀察20xx—20xx年日歷,得出結論:一個有12個月(板書)。這時我會說:第一個問題我們已經迎刃而解了,那么我們再拿出日歷,繼續研究下一個問題,一個月有多少天?學生有的說一個月有31天,有的說30天,我再次板書:1、3、5、7、8、10、12是31天,4、6、9、11是30天。再次強調每月是31天的是大月,30天的是小月。并讓學生找到規律,大月中的月份,7月前是單數,7月后面是雙數。

  第二層:學會識記大月、小月的方法

  首先我向學生詮釋大月、小月的含義。其次,讓學生結合板書說出一年中大月、小月的具體所指。在學生認識它們的基礎上,我進一步明確:“想和12個月寶寶交朋友,首先要記住它們。你們有什么巧妙的辦法?”接著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想出辦法來。學生匯報后,我出示幾種識記方法,幫助學生記憶,拓寬思路,再通過課件演示,指導學生學習:拳頭記月法、兒歌。為了讓學生所學知識能夠很好的吸收,我設計了“我報月份,你聽好;大月點頭,小擊掌;平月來了,伸胳膊”的游戲。

  第三層:平年、閏年的認識、計算和判斷

  因為學生觀察事物往往帶著隨意性,所以我先提出問題:“在觀察年歷卡時,你們還發現了什么問題?”學生會很容易發現兩張年歷中2月份不同。于是我抓住這一點,指出:2月是28天的那一年是平年;2月是29天的那一年是閏年。(課件出示)并讓學生自學課本尋找答案。隨后指導學生計算全年的天數,提出合理的計算方法。

  對于探索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這一教學難點,我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突破。首先,創設和平、閏年交朋友的情境,然后課件出示19xx年—20xx年2月的天數,引導學生觀察并在小組內討論。根據學生的匯報,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探訪“四年一閏”的規律,并通過計算、討論等手段引導學生發現: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公歷年份是整百數時,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總結判斷平、閏年的方法后,再次提起芳芳生日的問題,引導學生解釋原因。

  環節三: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基礎題:

  1、吃水果,做游戲

  課件出示幾種水果圖片,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然后回答水果后面的填空題。

  2、動動腦,來判斷

  課件出示判斷題,學生以搶答方式進行。

  開放題:

  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不尋常的日子。

  環節四:拓展延伸,回歸生活。

  知識的擴展延伸以再現生活的形式展開,能把學生從數學課堂帶到廣闊的生活空間,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因此,我出示一個自制的年歷轉盤,學生觀察后,引導他們展開想象,課后也動手設計一個。

  環節五:暢談感受,交流收獲。

  本著“小課堂,大社會”的教育理念,本節課的總結將采取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進行,并引導學生談一談應該如何對待時間,對學生進行惜時教育。

  七、板書設計(說板書設計)

  板書要一目了然,能反映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力圖全面面簡明的將本課的內容傳遞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1955年1月26日 篇13

  一、說教材

  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三年級小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并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因此,這節課我引導學生完成下列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使學生會看年歷卡,并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初步學會判斷平年、閏年。

  2、能力方面: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3、情感方面:在探究、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并結合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認識年、月、日是教學的重點,平年、閏年的判斷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中“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學生發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設疑激趣直觀演示,實際操作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币虼,教學本課我采用了“問題探究”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設計了如下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激活思維

  首先,我從生活實際引入:同學們我們居住在什么星球上呢?在地球上能看到哪些星體?隨之電腦演示太陽、地球、月亮三球體在宇宙中運動的情景。繼而又問:你們知道地球圍繞太陽旋轉一周需要多長的時間?白亮圍繞地球旋轉一周需要多長的時間?地球自轉一周需要多長的時間嗎?從而揭示本節課的課題(板書:年、月、日)

  這樣通過生動的畫面導入新課,一方面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明確了方向。

  2、分組探究,學習新知

  “相信自己的學生,別以為他做不到“凡是學生能自己做到的,老師絕不代替。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是沒有找到學好的方法”。我開始就讓學生拿出課前搜集年歷卡查閱有資料等,然后投影出示要求:

 。1)思考:除了前面我們學的時、分、秒外,還有哪些常用的時間單位?各自的含義及他們的關系是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各自匯報自己對年、月、日知識的認識。然后由一人執筆用表格或列提綱的方法進行系統整理。

  這樣就給學生探究知識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先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整理,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科學研究的態度。然后再指導學生匯報交流,各組代表走上講臺,利用實物展臺,把本組整理的情況進行匯報,其他小組可以隨時提問,本小組的其他學生也可以幫助解答,在此過程中,我適時點撥及時評價,由傳授者變為合作者、引導者。

  3、系統整理,歸納概括

 。1)在小組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我出示了一張自己整理的表格,讓學生大膽地進行修改、評價,并大力表揚、鼓勵給老師提意見的學生,使學生放開膽子暢所欲言。這樣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評價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2)待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后,我再準確的語言概括本課所學的時間單位及其之間的關系等。隨后課件出示如下題目:

 、僖荒暧袔讉月?哪幾個月份有31天?哪幾個月份有30天?二月有多少天?

 、诮衲甓掠卸嗌偬欤咳ツ、明年呢?

  完成快的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說一說大小月的排列規律及記憶方法。

  接下來我鼓勵學生看書質疑,因為善于提問題是學生創新思維最突出的特點,應提倡學生多問“為什么?”。

  4、深化練習,拓展提高

 。1)重點練習:學生對本課知識已有了較完整的認識,比較難的是對閏年的判斷。針對難點我先用課件顯示1991年至20__年的二月份,讓學生快速判斷平年和閏年。之后用紅色顯示閏年的幾個年份,引導學生“用4除”來判斷閏年的方法。這是一般的方法,公歷年份是整百的要“用400去除”來判斷是否是閏年,并告訴學生,大家喜愛的奧運會一般在閏年舉行。

 。2)發展練習:說說自己的生日在幾月?是大月還是小月?根據學生發言我又提出了下列問題:在某一個月中,都有誰過生日?其中兩位小朋友的生日相差多少天?等等。由此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提高。

  5、課堂小結,升華認識

  引導學生回憶總結:這節課你們都知道了些什么?按照老師板書的年、月、日給填寫關系。你有哪些收獲?這節課你表現得怎樣?等等,這樣的小結有利于學生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大大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他們更好地學好數學知識。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活潑、興奮的狀態,讓學生有自己的空間去探究、合作、體驗、創造,完成各種教學活動注重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發現和形成的過程,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合作意識。最后說說我的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采用師生共同完成的板書形式,直觀形象,一目了然,突出本課的重點,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鞏固和掌握本課所學知識。

1955年1月26日 篇14

  教學內容:本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三單元的《年月日》。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時間單位“年、月、日”的有關知識。2.通過觀察討論、自學課本、實踐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3.結合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并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教學重難點:教學的重點是獲得較長時間觀念,即年、月、日的認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其中發現并掌握閏年的判斷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教法: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采取“引導--探索--發展”這一教學模式并利用計算機課件輔助本節課的教學。 計算機課件以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形式強化對學生感觀的刺激,這一點是粉筆和黑板所不能比擬的,采取這種形式,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大一堂課的信息容量,使教學目標更完美地體現。另外,電腦軟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將教師的思路和策略以軟件的形式來體現,更好地為教學服務。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電化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還處在發展中,同時我希望通過這堂課拋磚引玉,促進我校電化教學的發展。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造疑問,學生想辦法解決疑問,通過教師的啟發點撥,學生以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隨時對所學知識產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決疑問的方式,這才使自己的能力通過教師的點撥得到發揮。體現了素質教育中學習能力的培養問題,達到了教學的目的。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 (歌曲導入)這部分我用課件出示過生日的場景音樂動畫(生日歌伴隨flash動畫)。通過提問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嗎?引出課題并板書。我這樣引入的目的是先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順利完成本節課教學任務做了思維上的準備。二、自主探究:1、學生通過網絡課件尋求年、月、日形成的原因。分別說說自己的見解,從而構建出年、月、日形成的自然現象。2、認識年歷這是一張2005年年歷卡,這年歷卡里有許多關于“年、月、日”的知識,請同學從年歷中尋找思考題的答案。(出示問題,分組探究。)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都相同嗎?有幾種情況?一年中有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說明:我們把有31天的那個月叫大月,有30天的那個月叫小月,二月是個特殊的月份。一年中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3、記住大月、小月哪個月是31天?哪個月是30天?怎樣記住一年的大月、小月?(1)左拳記憶法課本上介紹一種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數。怎樣數呢?請同學們打開書82頁,看下面的一段話:“要知道哪個月有多少天┄┄”(老師組織,指導學生邊看書邊數)。投影出示左拳圖,指著左拳圖,帶著學生一起數。鞏固提問: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個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個月有多少天?哪個月除外?(2)兒歌記憶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帶領學生讀兒歌。4、認識平年、閏年2005年各月的天數我們知道了,那么別的年份各月的天數是不是這樣呢?(出示2000—2004年的日歷表)同學們可以清楚看到:不論哪一年,每年都有12個月。提問:不同的年份,一月的天數變化了沒有?其它月份呢?概括:每一年的12個月中,都有7個大月,4個小月,二月份天數隨著年份的變化而在所不同,我們把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閏年。課件出示:大小月形成的原因(故事描述)提問:二月份的天數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平年、閏年。如何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請同學們探索(課件:閏年解說)使學生理解通常每四年一閏的道理。5、課件出示練習:下表(1980--1999),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閏年?根據年份發現什么規律?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探訪“四年一閏”的規律,并通過計算、討論等手段引導學生發現: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一般是閏年。同時用flash課件幫助學生合理理解“通常”和“一般”。6、師生總結。提醒學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另外,我對本課進行了拓展,告訴學生有關年月日的知識還有很多,并利用課件告訴他們“百年不閏”的道理,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圖書或網絡獲取更多的知識。教后記: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的時間單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教學中我采取目的明確、靈活機動、優化組合的教學方法,為順利發展學生的認知潛力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我把數學教學模式確定為“引導--探索--發展”。在設計上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課前搜集資料。 課前先讓學生搜集近幾年的年歷卡以及有關“年、月、日”的小知識,通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進一步對年、月、日的知識產生好奇。2、研究資料、探討新知。通過學生觀察年歷卡,小組研究獲取知識,這樣留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和創造學習的機會,不僅使學生學到新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合作精神。 3、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先進行基本練習,加以深化學生對年、月、日知識的認識,通過應用拓展,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平年、閏年的理解。并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的作用在于引導得法,學生的作用在于“教”與“學”的協同,“引”與“探”的融合。

1955年1月26日 篇15

  師:同學們,今天有這么多老師來聽我們上課,你們高興嗎? 讓我們記住這難忘的日子(教師板書當天日期:2019年10月16日9時34分21秒)

  師:剛才我們用到了哪些表示時間的單位?你的小手舉得真高,請你來回答。

  師:是的,有年、月、日、時、分、秒。其中時、分、秒是我們已經學過的較小的時間單位,今天我們要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師板書:年、月、日)

  師:關于年、月、日你想知道什么?請你說——哦,你想知道一年有多少天,這是個很有研究價值的問題。你說——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你想知道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是吧?后排的那位男生,你來回答——哦,你想知道一個月有多少天,很不錯的問題。

  師:同學們想知道的真多,其實關于年、月、日還有很多有趣的知識呢。請看大屏幕——(請學生觀看關于年、月、日形成的知識)

  沒想到吧,年、月、日的知識還跟地球、月球、太陽的運動有關呢。

  想進一步了解年、月、日的知識咱們還得用上它呢(師作手勢表示出示年歷卡)對,年歷卡。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認真觀察這些年歷卡片,看你們還能發現什么?

  你說——哦,你們組發現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和十二月都是31天,真是善于觀察的孩子。請你——你看出了四月、六月、九月和十一月都是30天;二月是28天或者29天,是吧。你們小組說——你們組還發現一年有12個月。(師板書: 一年有12個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31天)

  師:習慣上,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板書:大月)。 四、六、九、十一月(每月30天) 師:想一想,把有30天的月份起個什么名字? 哦,大家覺得應該叫小月,是吧。(生說后師板書:小月) 師:怎樣才能很快地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呢?你們能自己想想辦法嗎? 師:現在老師告訴你們幾個巧妙的記憶方法。第一種:拳頭記憶法,拳頭關節凸起的地方是31天,拳頭關節凹下的地方是30天,2月除外,下面大家對照大屏幕,輕身念、跟著做。師:為了更容易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你們還可以記住下面的歌訣。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這里的“臘”是指十二月。 四、六、九、冬三十整。這里的“冬”是指十一月。師:咱們探索了這么多的知識,下面大家輕松一下,做一個小游戲,好不好?老師隨便報一個月份,要是大月男同學起立,要是小月女生起立。 師:在上面的游戲中,老師最后報二月時,你們為什么誰也不站起來? 你聽得真認真,請你來說——哦,因為2月即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回答的真不錯。 師:我們知道了一年有12個月,請你們同桌合作算出全年有多少天?你說——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你說——31×7+30×4+28=365天 ,這個方法很簡便。師:哦,你算出了366天,你是怎么算的?是的,二月29天時,一年是366天?磥硪荒晔365天或366天。

  我的片段教學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1955年1月26日 篇16

  本節課的內容年、月、日對于三年級學生并不陌生,雖然學生沒有在課堂上系統學習過,但是因為年、月、日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學生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本著“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教學理念,安排了談認識→齊驗證→生疑惑→同探索→新發現→最后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

  首先讓孩子談一談自己對年、月、日已經有哪些認識,并借助年歷加以驗證,在2月這個天數不固定的特殊月上產生疑惑,并經歷借助月歷卡填寫表格的探索過程,小組自主研究,集體討論,一起發現2月與平、閏年的變化規律,并嘗試用規律去解決問題,當再次遇到疑惑時(百年不閏),老師加以指導,最終解決疑惑,并能利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具體情況如下:

  1、能有效的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教學過程,運用學生已用的數學知識讓學生自己或合作或獨立思考去發現年月日的知識,充分的發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了學生學習自信心,使學生的得到了學習成功的體驗。

  2、靈活的處理和運用教材,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課前布置學生從熟悉的尋找掛歷入手,使學生覺得很親切,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掌握好了數學知識還能幫我作很多事。如此導入不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還體現出了新課改新理念:數學無處不在,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3、適當及時的多種評價手段拉進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學生心中老師是一個與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探索知識的好朋友,并非是威嚴的長者!平等的師生關系和教師課堂的幽默的教學風格消除了學生對數學的陌生感,恐懼感。精彩的動畫課件和課堂游戲活動改變了數學學習在學生心中的枯燥乏味的片面認識。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下學習知識,增強能力!

1955年1月26日(精選16篇) 相關內容:
  • 惠 子 相 梁(精選7篇)

    《莊子》

  • 人 生(通用16篇)

    勃蘭兌斯他們的工場不大,但對他們來說已夠大了。它的空間已足以使他們在其中創造形象和表達思想。他們是夠忙碌的,因而沒有時間去察看放在角落里的計時沙漏計,沙子總是在那兒向下漏著。...

  • 祖 國(通用16篇)

    有益的學習經驗:1.學習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能有表情地朗誦。2.知道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的祖國真好。3.豐富詞匯:祖國。準備:準備一張中國的地圖。準備一些祖國各地風光的畫片或攝影。...

  • 棗 兒(精選16篇)

    15 棗 兒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劇情,了解我國在現代化進程中人們生存狀態的變化。2.了解現代戲劇藝術中常用的象征手法。能力目標1,熟悉劇情,領悟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 關 雎(精選15篇)

    .《關雎》教案(教師中心稿)關雎教案(1課時).《關雎》譯文關雎mpga課文朗讀《關雎》ppt課件3《關雎》ppt課件2《關雎》ppt課件1《關雎》flash在線課件朗讀...

  • 卜 算 子(通用14篇)

    李之儀【自學指導】1. 充分感受詞作濃郁的民歌風味,平易通俗,明白如話的語言。2. 反復朗讀,體會詞句復疊回環,構思新巧的特點和質樸的情感美。3. 正確理解作品表達的積極健康的思想感情。...

  • 朝天子·詠喇叭(精選2篇)

    作者:王磐,明代中葉人解析:首句既點明所詠之物,又樹起了批評的靶。“曲兒小,腔兒大”,表層是實寫,樂器而深層則是對所起的虛張聲勢行為的鄙薄和貶斥,虛實結合,把表層所教 學 過 程 設 計詠和深層所貶有機地融為一體。...

  • 語文版《百合花》原文(精選17篇)

    百合花作者:茹志鵑一九四六年的中秋。這天打海岸的部隊決定晚上總攻。我們文工團創作室的幾個同志,就由主攻團的團長分派到各個戰斗連去幫助工作。...

  • 《孟子》二章·電子課文(通用12篇)

    語文新課程資源網——人教版、蘇教版、語文版的資源倉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 九年級語文電子教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 | 99精品乱码国产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吃奶头添泬播放 | 黄在线观看网站 | 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视频 |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 免费丝袜脚足控网站 | 在线看国产 | 国产视频色 | 222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级片 | 成A人影片免费观看日本 | 亚洲m码欧洲s码sss222 | 国产一区二区看久久 | 粉嫩av一区二区老牛影视 |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播放 |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 欧美1区2区在线观看 | 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 | 香蕉网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 |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 黄页免费看 | 视频a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 | 亚洲AV无码AV制服丝袜在线 | 好看的黄色录像 | 99热伊人网 | 久久影院久久 | 天天摸天天透天天添 | 精精精精xxxx免费视频 | 国产激情免费 | 不卡精品|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动态图 | 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 欧美午夜激情在线 |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在线观看 |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风间由美 |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