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120個文言實詞
16.從,讀音一:cóng
(1)動詞
①跟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狼》)
——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了下來,另一只狼仍然跟隨在后面。
②依順,聽從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我聽從了他的計策,幸好您也赦免了我。
③參與,參加
弟走從軍阿姨死。(《琵琶行》)
——弟弟參軍走了,養母也死去了。
④追趕
佯北勿從。(《孫子•軍爭》)
——假裝敗退的敵人不要追趕。
⑤依傍,緊挨著
樊噲從良坐。《鴻門宴》)
——樊噲緊挨著張良坐下。
(2)介詞,由,自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記》)
——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讀音二:zòng
名詞
①指堂房親屬。
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板》)
——畢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們得到。
②通“縱”,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縱的盟約
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過秦論》)
——于是合縱的盟約被破壞了,(六國)又爭著割地賄賂秦國。
17.殆,dài
(1)形容詞
①危險
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莊子•秋水》)
——我如果不是來到了您的門前,就危險了。
②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
(2)副詞
①表測度或不肯定。大概,恐怕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石鐘山記》)
——酈道元的所見所聞,大概和我一樣。
②表約略,幾乎,接近,差不多
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燕國趙國處在其他國家幾乎被秦消滅光了的時候。
18.當,讀音一:dāng
(1)動詞
①兩者相抵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捕蛇者說》)
——招募能捕到這種毒蛇的人,(用捕到的蛇)頂他應交的租稅。
②抵御,抵擋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鴻門宴》)
——估計您的軍隊能夠抵擋得住項王的軍隊嗎?
③占據,把守
一夫當關,萬人莫開。(《蜀道難》)
—— 一個人把守關口,一萬個人也攻不下來。
④主持,執掌
北邀當國者相見。(《〈指南錄〉后序》)
——元軍邀請主持國政的人相見。
⑤判決,判罪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陳涉世家》)
——你們這些人遇到大雨阻隔,全都錯過了期限,錯過期限就會被判處殺頭的罪。
⑥應當
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赤壁之戰》)
——各位將軍官吏如有再敢說應當投降曹操的,就和這個書案一樣。
(2)介詞
①表處所,對著,面對
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辭》)
——面對窗戶梳理頭發,照著鏡子在額頭貼上花黃。
②表時間,值,在,正在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過秦論》)
——在這個時候,有商鞅輔佐他。
(3)副詞
①表必然,必定,一定
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孔雀東南飛》)
——過不了多久我一定回來,回來之后一定去迎娶你。
②表時間的未來,將,將要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師表》)
——今天將要遠離了,面對表章落淚,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么了。
讀音二:dàng
(1)動詞
①符合
惴惴恐不當意。(《促織》)
——心中惴惴不安,恐怕不符合(縣官的)心意。
②當作
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戰國策•齊策》)
——晚些吃飯,(粗茶淡飯)也可以當作肉食;從容不迫地步行,就可以當成坐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