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指導
現在,他試圖解釋,自己是誰,為什么會來到這兒。他覺得自己的聲音聽上去既不真實又可怕。但他還是支支吾吾地說下去,頑固地抑制著涌上心頭的那種悔恨、慌亂和疑懼交集之感。這種恐懼感在他的心中不斷地上涌,淹沒了他當初的全部歡樂,并使得他為自己那充滿希望和溫情的舉動感到羞愧。
最后,這女人幾乎是不情愿地邀請他進屋,高聲刺耳地叫進了她的女兒。他感到一陣難堪,坐在一間又小又丑的客廳里,竭力找一些話說,而兩個女人看著他,目光里含有呆滯的、困惑不解的敵意和陰沉的、畏怯的拘謹。
后來他結結巴巴地簡單說了聲再見,便離開了。對著那伸向遠方的、熟悉的鐵軌,他內心曾是那樣勇敢,充滿自信;現在,在這片陌生而又不容置疑的大地面前,那塊土地離他不過一箭之遙,然而他心里充滿了懷疑、恐懼和厭倦。他明白了,他剛失去了光閃閃的鐵路的一切魔力,那條明亮的鐵軌引向的遠景,還有他懷著希望追求著的美好的小小世界里那一塊幻想的角落,也都一去不復返,再也得不到了。
(本文有刪改)
1.小說第一自然段的描寫有什么作用?(4分)
2、.作品在塑造司機這個人物形象時,為什么要設置“司機曾目睹軌道上釀成的四次悲劇”和“小屋母女給司機留下深刻印象”這兩個情節?(5分)
3、.小說是如何通過對比來展現主人公的心理落差的?你認為作品反映了怎樣的一種思考?(6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問題。
雪 夜
[日本]星新一
雪花像無數白色的小精靈,悠悠然從夜空中飛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個大地很快鋪上了一條銀色的地毯。
在遠離熱鬧街道的一幢舊房子里,冬夜的靜謐和淡淡的溫馨籠罩著這一片小小的空間。火盆中燃燒的木炭偶爾發出的響動,更增濃了這種氣氛。
“啊! 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邊烤火的房間主人自言自語地嘟噥了一句。
“是啊,難怪這么靜呢! ”老伴兒靠他身邊坐著,將一雙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這樣安靜的夜晚,我們的兒子一定能多學一些東西。”房主人說著,向樓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樓給他送杯熱茶去。整天悶在屋里學習,我真擔心他把身體搞壞了。”
“算了,算了,別去打攪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點什么,自己會下樓來的。你就別操這份心了。父母的過分關心,往往容易使孩子頭腦負擔過重,反而不好。”
“也許你說得對。可我每時每刻都在想,這畢業考試不是件輕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順利地通過這一關。”老伴兒含糊不清地嘟噥著,往火盆里加了幾塊木炭。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這寂靜的氣氛。
兩人同時抬起頭來,相互望著。
“有人來。”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來,蹣跚地向門口走去。隨著開門聲,一股寒風帶著雪花擠了進來。
“誰呀?”
“別問是誰。老實點,不許出聲!”
門外一個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著一把閃閃發光的匕首。聲音低沉,卻擲地有聲。
“你要干什么?”
“少啰嗦,快老老實實地進去! 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