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指導
3. 結合全文,回答下列問題。
(1)一種沒有結果的愛,或者說一種似有似無的從沒有表達過的愛呢,它也美嗎?為什么?
答:
。2)簡析作者對翠翠的思想感情。
答:
4. 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主旨。
答:
根據這篇散文的特點和設題的要求,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理清脈絡,綱舉目張
抓住文章的脈絡,理清文章思路,這是快速閱讀散文的前提。《月碎沱江》開篇寫雨,這就使全文籠罩在雨所營造的淡淡的憂傷、惆悵的氛圍里,烘托了作者看《邊城》時總有一種莫名的傷感的情緒。雨也使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形像——翠翠,變得更加朦朧。而作者無心聽雨,而是在拼接殘夢中依稀閃爍沱江里滿江的河燈和輕波里散碎的月影。第四段接著寫水中的月亮,“倒映在水中的半輪明月,正被水面的波紋分成許多小塊,閃爍著,蕩漾著,緩緩地移動著。”緊扣題目。最后一段寫作者恍惚得分不清是燈是月還是星星,哪些是沱江的碎月。作者自始至終抓住“燈”“月”來寫,脈絡清晰,首尾呼應,結構完整,形成了一種回環往復之美。由此看,1、2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二、把握主旨,明了態度
散文的基本特點是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表達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態度,因此,只有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礎上,答題才不會離題太遠。要抓主旨,必須抓關鍵詞句。如統領句,承上啟下的過渡句,總結句,善于表達情感態度的疑問句,文章的中心句等等。象《月碎沱江》中“忽然我似乎明白了,翠翠應該是沒有固定形象的,她就應該像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一樣,以不同的姿態、不同的美麗留在不同人的想象里,時間越久遠,就越朦朧!边@句是文章的中心句,即文眼,它既能表達作者對翠翠的喜愛之情,又能體現文章的主旨。讀過之后,你就會明白,作者是借沱江碎月的景物描寫和朦朧的、美麗的翠翠形象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曾經駐留心間的美好純潔的東西的緬懷和追尋。理解了這一點,3、4題做起來就易如反掌了。再如總結句“我恍惚得分不清,哪些是河燈,哪些是星星,哪些是沱江里的碎月!备侵苯芋w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明確手法,評價具體
鑒賞散文離不開表達技巧,這里首先要搞清運用了哪些方法。從修辭手法看,如比喻、夸張、擬人、對偶、排比、設問等。從寫作手法看,如鋪墊、渲染、襯托、類比、對比、象征、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托物言志、以小見大等等。從謀篇布局角度看,如過渡、照應、詳略、主次、點面結合等等。從表達方式上看,如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等。其次是弄清這些表現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這要作具體分析。如文中的首尾呼應在結構上形成了一種回環往復之美。在內容上更能體現作者尋找翠翠,希望把每一個祝福(每一個燈寄托著一個心愿或一個祝福)帶給翠翠。還如文中四處用了設問,兩處排比加設問。如第六自然段的“茶峒,你真的就在這沱江的上游?翠翠,你真的只能留在人們的夢境里嗎?”在作者心里,翠翠是美好無比的,她的身上集中了人世間最珍貴的美。這里的設問強烈地表現了作者對翠翠的喜愛之情,更能體現對曾經駐留我們心里的、彌漫在我們周圍的美好純潔的東西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