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詩詞鑒賞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
對于這位英雄射手的真正的評價,當然不是停留在一招一式的動作表面。關鍵所在,畢竟還有待于亮出他那百步穿楊的驚人絕技。果然,剎那之間,就在圍觀的人群中間,突然爆發出一陣哄然的歡呼,并且一齊指向遙遠的天空。原來藍天高處,一只帶箭的鴻雁,垂著雙翅,直向地面墜落下來。此處“寒空”之“寒”,雖有點出時令的作用,但主要在渲染高飛鴻雁的凌絕蒼穹,從而加強了一箭高高命中的神異氣氛。全詩至此,戛然而止。由于射雁成功而出現的歡聲雷動的熱烈場面,自可留給讀者去想象了。
2.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后面問題。(11分)
〔黃鐘〕人月圓•客垂虹
張可久
三高祠①下天如鏡,山色浸空蒙。莼羹張翰,漁舟范蠡,茶灶龜蒙。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誰同?黃花庭院,青燈夜雨,白發秋風。
【注】 ①三高祠,在吳江垂虹橋東,祠越范蠡、晉張翰、唐陸龜蒙,此三人皆功成名就而后退隱。
(1)這首散曲的結尾三句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又描繪出一個怎樣的游子形象?請分別進行簡要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散曲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來抒發思想感情?請選取其中兩種手法結合作品進行簡要賞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①作者以黃花、庭院、青燈、夜雨、秋風等意象描繪出一幅秋風蕭瑟、夜雨凄涼的孤寂圖景。②這三句描繪了一個人生失意、客居異鄉、孤獨凄涼、年華老去的游子形象。
【解析】最后三句都是名詞組合成的畫面,從意象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幅蕭瑟凄涼的秋雨夜圖,詩句描繪的是一個游子,其心緒低沉、人生失意、漂泊無依而且白發叢生。
(2)【答案】①用典。作者以范蠡、張翰、陸龜蒙三人功成身退的典故,表達了對古賢的追慕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慨自傷之情。②直抒胸臆。作者以“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誰同”三句反問,直接表現了作者前途渺茫、知音難覓、無人理解的悲涼心境和孤寂情懷。③以景寄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以叢菊滿院、夜雨青燈、瑟瑟秋風的凄清景象收束全曲,表現了客居他鄉、白發窮途的孤寂凄涼之情。
【解析】首先從“莼羹張翰,漁舟范蠡,茶灶龜蒙”可看出用典手法,表達對先賢的仰慕和對自身的感嘆;從“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誰同”可看出直抒胸臆,表達前途渺茫和悲涼孤寂的心境;最后以景作結更是強烈抒發了作者的悲涼心情。
3.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11分)
北齋雨后
[宋] 文同
小庭幽圃絕清佳,愛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雙禽來占竹,秋深一蝶下尋花。
喚人掃壁開吳畫,留客臨軒試越茶。
野興漸多公事少,宛如當日在山家。
(1)頷聯中的“占”能否改為“站”?為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