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詩詞鑒賞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結合全詩,賞析“雨勢驟晴山又綠”一句。(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說,本詩第五、六句可以放在開頭,你認為好還是不好,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卷”從視覺角度,寫出了驟雨襲來時的迅猛態勢。“吼”從聽覺角度,寫出驟雨聲勢之大。
【解析】 本題考查詩歌煉字的知識。解答時首先要字不離句。任何一個漢字都無所謂好壞優劣之分,但一進入具體的語境中,則優劣可辨。還要聯句分析。正因為字不離句,所以在賞析某個字時,必須聯系其所處的相應句子來分析。答案要有以下幾部分:形式上要點明或修辭、或活用、或手法等等,內容上要分析所表達的主題思想,效果上可從詩中形象(詩人自己或詩中他人)角度分析效果表達得怎樣。
(2) 【答案】 “驟晴”寫雨來得急、去得快,暗扣詩題。“山又綠”寫出了下雨前后的景色變化,隱含牧童因雨停而輕松的心情。
【解析】 本題考查詩歌煉句的知識。分析句子要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如本題的“驟晴”“綠”,深挖其內涵和效果。
(3) 【答案】 示例一:不好。開篇寫暴雨驟至,先聲奪人,和結尾雨的驟然停止形成呼應,體現出作者謀篇布局的藝術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開頭,牧童就成了描寫重心,沖淡了詩的藝術效果。示例二:好。先寫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狀,襯托出驟雨突至的緊張場面,給讀者提供了一個閱讀視角,增強了身臨其境的藝術效果。而按照現在的順序,在表達上略顯突兀。
【解析】 本題考查詩歌構思、思路和語言表達方面的知識。雖說這類習題有一定的主觀性,但是主流的分析、專家的觀點我們絕對不可棄之一邊。分析要結合全詩進行,整體考慮。
【詩歌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詩。寫牧童眼中的農村夏日急雨之壯觀,富于生活情趣。牛尾的烏云如濃墨潑灑,牛頭的風雨急如水車,波涌軸翻。頃刻之間,怒濤洶涌卷上了沙灘,就像千軍萬馬,陣陣吼聲如飛瀑鳴雷令人心寒!牧童家住溪西曲,清早騎牛去溪北放牧。慌忙中冒雨渡溪返村,沒想到暴雨驟停,又綠了群山。本詩語言不事雕琢。通俗易懂的比喻,使人覺得樸實清新;平淡無華的語言組合又極富有生活情趣。本詩給人的突出印象是一個“驟”字。暴雨來得“驟”,去得也“驟”。作者從視覺和聽覺的不斷轉換來描繪這壯觀的景色。夏日陰晴瞬息變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筆下自然地表述了出來,使人讀罷為之叫絕。
3 [•湖北卷]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登 城
劉 敞
雨映寒空半有無,重樓閑上倚城隅。
淺深山色高低樹,一片江南水墨圖。
望海樓晚景
蘇 軾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1)兩詩均寫江南雨景,但景色各異,《登城》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望海樓晚景》寫的是疾風驟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