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知識匯編
1、思想要敏感。簡報編輯的思想敏感應該表現在三點上:一是對中央的方針政策,對上級機關的工作部署和本單位領導的要作安排,頭腦要敏感。既要能夠迅速理解其精神實質,又要能夠清醒而敏捷地意識到簡報在貫徹落實這些部署中應起的作用。二是對周圍的事物,對各方面工作的變化和發展,對各式各樣的信息,反應要敏感。既能夠條理清楚地把這些情況輸入自己的腦海,又能夠迅速地反應出簡報工作應采取的對策。三是對來稿中反映的動向、火花、事物萌芽反應要敏感,既能意識、鑒別,又能牢牢抓住不放,不讓好的線索在自己手中白白放過。
2、看問題要有預見性。工作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在不斷發展的。作為單位“機關報”的簡報,要起到對工作的指導作用,就必須對工作的進程有預見性。也就是說,簡報的編輯看問題、審稿子,不能只想到今天,只看到眼前,還是看到明天,還要想到工作的下步發展,這樣才能真正抓住符合事物發展方向的先進經驗,抓住障礙事物發展的不良傾向,抓住事物發展過程中即將遇到的實際問題,選擇出有指導意義的簡報來。
3、判斷要準確。簡報編輯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對稿子的判斷能力上。具體講,做好稿子的選擇工作,應從三個方面搞好判斷:一是搞好稿件的真偽和準確程度的判斷。也就是通過看稿,要對稿件的真實程度心中有數,對稿件在政治上、政策上、理論上以及工作上的指導意義正確與否心中有數。二是搞好稿件實際價值的判斷。有的來稿所反映的問題抓得很準,寫得也很清新,也有的來稿反映問題不突出,缺乏指導意義,簡報編輯對這兩類稿子是容易鑒別的,是能夠迅速做出選擇的。但有的稿子拉拉雜雜,往往把有價值的內容淹沒在一大堆材料中了,對這種稿子,編輯要慧眼識貨,能從璞玉中剖露出“和氏璧”來。三是搞好稿件刊發“利與弊”的判斷。有些來稿,事情是真實的,觀點也是對的,但怎樣刊發,什么時候刊發,有的應該掌握一定的火侯。特別的一些反映問題的、對工作提出批評的稿子,在刊發時機上,是早發還是晚發“情況簡報”,讓大家都知道,還是發“情況反映”,只供領導參閱,不擴大宣傳范圍;在提法和措詞上,掌握什么樣的分寸、用什么樣的口徑,這些都需要簡報編輯認真動一番腦筋,積極而穩妥地做出判斷。
4、要靈活掌握稿件的寫作質量。有些來稿雖然在寫作質量上差一些,但反映的問題都很重要,材料也是翔實的,就應該考慮編發。必要時,簡報的編輯還可以親自動手重寫,決不要僅僅因為文字遜色了一點,就把一些很有價值的文稿拋棄。
第四章 行文規則
第一節 行文規則的含義
行文規則是指各級機關公文往來時需要共同遵守的制度和原則。遵守這一原則,有利于公文傳遞方向正確、線路短捷有效,避免公文旅行,阻止部分公文進入不必要的流通過程,抑制無價值公文的產生。行文規則規定了各級機關的行文關系,即各級機關之間公文的授受關系,它是根據機關的組織系統、領導關系和職權范圍來確定的。
機關之間的工作關系是由各自的組織系統或專業系統歸屬、地位、職責、權利范圍等因素決定的。它對行文關系有決定性的影響,規定著公文傳遞的基本方向。機關之間的工作關系有如下幾種類型: 第一類,處于同一組織系統的上級機關與下級機關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第二類,處于同一專業系統的上級主管業務部門與下級主管業務部門之間存在指導與被指導關系。第三類,處于同一組織系統或專業系統的同級機關之間的平行關系。如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之間。第四類,非同一組織系統、專業系統的機關之間,無論級別高低,均為不相隸屬關系。如軍事機關與各級地方人民政府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