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處理基礎知識
第一節公文處理概述
一、公文及公文處理工作的重要性
1.公文是領導機關決策的產物,是領導機關實施領導、進行管理和服務工作的重要工具。公文總是與新的決策、政令的貫徹和推行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大量歷史事實證明,一篇正確而優秀的公文,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實現國家和民族的振興。例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從而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南朝劉勰說:“章表奏議,經國之樞機。”三國魏曹丕說: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鄧小平說:“拿筆桿是實行領導的主要方法”。反之,一篇錯誤的公文,可把社會引向倒退,造成國家和民族的災難。例如,1966年中共中央下發的《關于開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把剛剛復蘇的國民經濟再次推向崩潰的邊緣。所以,公文處理工作的質量好壞與公文的正確與否,決定國家的興亡。
2.在當代的領導、管理和服務工作中,公文具有其他任何工具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從一定的意義上說,公文正確與否,決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敗、戰爭的勝負和社會政治穩定與否。
公文的作用主要有10大作用,即:啟示和傳達作用、規范作用、請示報告作用、控制作用、傳遞作用、協作作用、聯系和知照作用、依據和憑證作用、教育參考作用、記載和備查作用。這是被大量事實證明了的歷史結論。
3.公文處理水平代表一個機關(單位)的水平,即代表一個機關(單位)的決策、領導、管理、服務水平,反映了一個單位的整體素質。所以,每一個單位的領導及全體工作人員特別是文秘人員,都要重視公文處理工作。
二、公文及公文處理的涵義
1.公文的定義。
“公文”一詞,源于晉代陳壽的《三國志?魏志?趙儼傳》,“公文下郡,綿絹悉以還民!碑敃r僅指一種體式的公務文書。最早的公文總稱為“書契”。其后又有“典冊”、“樞機文”、“官文書”、“案牘”、“公牘”等名稱。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公文的種類、名稱及其內涵不斷發展變化。
公文即公務文書,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一切社會團體在處理公務時所形成的有現行功用、法定效力和特定體式的文字材料。《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規定:“黨的機關的公文,是黨的機關實施領導、處理公務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規范格式的文書,是傳達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導、布署和商洽工作,請示和答復問題,報告和交流情況的工具!薄秶倚姓䴔C關公文處理辦法》規定:“行政機關的公文,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文書,是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
公文包括文件、簡報、會議材料、申請表、統計表、呈報表等!拔募币辉~是外來語,來自拉丁語docememtum,相當于漢語的“證據”。在我國,“文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件”,是指在工作和政治學習上可以用作依據或參考的書面材料;狹義的“文件”,指的是具有法規性、知照性和特定(固定)版頭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