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知識匯編
行文規則中還要說明的是黨的領導機關根據工作需要,可向同級政府及部門或下級政府機關行文;而政府機關不得向黨的組織行文作指示、交任務。
經批準的報刊上全文發布的行政法規和規章,應視為正式公文依照執行,可不再發文。發文機關可印制少量文本,供存檔備查。
第五章 常見病例
第一節 公文寫作中常見的問題
一、文種使用不當
有的公文作者不了解或不會正確運用確切的文種,以致長期只使用通知、決定等二三個公文,其余文種一概不用;有的公告、通告、通報分不清,望文生義去應用;有的不知公文中報告與請示是兩種不同的文種,經常混淆不清,使用時張冠李戴或干脆寫成“請示報告”;有的不知有命令(令)、批示函、會議紀要等公文,遇到該使用這些公文的場合則都用通知等公文去代替。
二、格式不規范
公文格式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表現:(一)公文文頭不規范;(二)標題冗長、混亂、殘缺不全;(三)主送機關排列混亂;(四)結構層次序數混亂;(五)附件不符;(六)主送、抄送單位不正確。
三、行文規則混亂
(一)越級行文。
(二)多頭行文。
(三)請示一文多事。
(四)黨政不分。
四、提法不當
有的公文提出一些未經仔細推敲的方針、口號、任務,而這些方針、口號、任務又往往與黨和國家在某一時期的工作方針相違背,從而造成一定的混亂。
五、名稱表述混亂
公文中的人名、地名、單位等名稱表述混亂主要有:一是同一名詞在一篇公文中數次出現時表述不一致。二是排名次序混亂。三是隨意用簡稱。
六、時間表述含糊
(一)用時間代名詞而不用具體日期。
(二)年份隨意省略。
(三)年份不使用公元紀年。
七、用詞不當
(一)詞義誤用。
(二)生造詞語。
(三)詞語使用不當。
(四)濫用模糊詞語。
八、不符合語法
不少公文存在不合語法的現象,以致于造成理解上的歧義或錯誤。
(一)成分殘缺。
(二)成分多余。
(三)搭配不當。
(四)語序不當。
九、數字使用不統一
公文使用數字概念模糊,書寫形式雜亂和不準確,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數字概念不清楚。
(二)是數字概念不準確。
(三)是數字書寫形式不統一。
第二節 公文標題中常見病例分析
標題是行政公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主旨鮮明、重點突出、文字簡潔、格式規范,是擬寫案卷標題和編制檔案檢索工具的唯一依據。據此,須精心制作。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公文標題存在病句,最常見的有兩大類:一是語句不合語法規范;二是請示、函、報告三者混淆使用。結合具體病例分析如下:
一、語句不合語法規范
例1、*部、*部、*部、*部優先提高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生活待遇的通知。
例2、*高校關于進一步搞活校產辦集體企業有關政策的試行辦法。
例3、*高校關于加快發展本院彩色印刷品生產若干措施的通知。
例4、*省教育廳關于加快和深化普通高校教育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試行意見。
例5、*高校關于認真做好一九九四年表彰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