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二輪專題復習資料:現(xiàn)代文閱讀專題1
4.含蓄句。這類語句的意思含而不露,話中有話,有潛臺詞,需要讀者根據(jù)上下文仔細揣摩才能體會到。如《為了忘卻的記念》,在敘述作者得知烈士們被害的消息時,文中只用了“原來如此!……”這樣短短的一行字來表達作者憤怒的感情:反動派竟會如此卑劣兇殘,柔石等革命青年竟會遭到如此殘酷的殺害,政府竟會如此對待無辜青年!這句話中的感嘆號表明了作者的震驚和憤怒,省略號則包含了許多難以盡述的憤怒、仇恨和對死者的思念、痛悼之情。5.象征句。這是既有現(xiàn)實意義、又有象征意義的語句,閱讀中要結(jié)合時代背景、寫作目的等來分析。如《燈》的最后一段:“在這人間,燈光是不會滅的——我想著,想著,不覺對著山那邊微笑了。”這句話寓含象征意義,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對抗戰(zhàn)勝利充滿信心的樂觀主義精神。6.用典句。對這類語句,首先要了解典故的內(nèi)容,然后再分析作者運用典故的作用。如《為了忘卻的記念》第五部分第二段:“要寫下去,在中國的現(xiàn)在,還是沒有寫處的。年青時讀向子期《思舊賦》,很怪他為什么只有寥寥的幾行,剛開頭卻又煞了尾。然而,現(xiàn)在我懂得了。”向子期寫《思舊賦》紀念亡友,由于迫于司馬昭政權的高壓政策,寫得短而隱晦。魯迅運用這一典故,將自己當時的處境和心情與向子期相比,是在揭露蔣介石的反動統(tǒng)治與司馬昭一樣:政治黑暗腐朽,人民沒有言論自由。當然,重要語句遠不止上述幾類。如從文體的角度著眼,記敘文、散文中的抒情議論性的語句,說明文中表明說明對象本質(zhì)特征的語句,議論文中論述精辟的語句,文學作品中最能反映生活、刻畫人物形象的語句,往往都是重要語句。總之,抓好這些重要的語句,就不難理解文章了。高考閱讀中,學生在“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方面的失誤,主要表現(xiàn)在:就句論句,不重視句中關鍵詞語的分析理解。不注意從寫作背景、上下文的語意環(huán)境中去理解句子的含義,尤其是關鍵句子的理解不能與文章的中心思想相聯(lián)系。不善于借助語法知識來理解句子的含義。不善于借助修辭知識來理解句子的含義。因此,“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釋需要具備必要的知識儲備,具體來說,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要弄懂句子中每個詞語的意思,不僅要能夠解釋詞語,而且要領會其在表達上的特定作用,如修飾、限制、強調(diào)等。②要“句不離篇(段)”。所謂句不離篇,一是指不離文體,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寫作目的,句子的表達作用也就有所不同;二是不離上下文特定的語意環(huán)境,在不同的語境里,一個句子的表達內(nèi)容、感情色彩、語意輕重等也是不一樣的;三是不離開作者寫作時的思想狀況和具體背景,同樣的句子,由于作者的思想狀況和具體背景不同,其含義也往往是不盡相同的。③要借助語法知識來理解句子的含義。如理解單句,就要抓住句子的主干部分進行分析;理解復句就要抓住表示特定關系的關聯(lián)詞語進行分析;理解特殊句子,就要抓住因句子成分的次序變動而突出強調(diào)的部分進行分析。④要借助修辭知識來理解句子的含義。有的句子運用了修辭方法,就可以根據(jù)所運用的修辭方法的表達作用進行分析理解。近幾年高考試題中對句子含義理解的考查方式主要有:1.辨別、選擇對文中劃線句子的理解正確或錯誤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