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二輪專題復習資料:現代文閱讀專題1
歸納:通過以上介紹,可知本考點考查的題型主要有兩類:選擇題和主觀簡答題。考查的能力點為篩選能力和整合能力。這樣,指導和訓練應該以了解選擇題的設誤類型和掌握整合方法為主。一、篩選題設誤類型客觀試題的四個選項,除了正確的選項外,還有起干擾作者的錯誤選項,明白篩選題設誤的類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高考篩選題常見的設誤類型有:1.曲解原意。如創新訓練欄第8題要求選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該題的c項說“利用熱的銣原子傳送光脈沖可以比利用光纜更加有效”,而對應的原文倒數第2自然段只說,利用熱的銣原子傳送“某個用來與其他信號作對比的”、需要“延遲一段時間”發送的光脈沖信息,要比利用光纜有效得多,而沒有說利用熱的銣原子傳送所有的光脈沖信號,都比利用光纜有效。c項曲解有原意,因此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又如1999年第18題的c項、20題的b項,1998年的第25題的d項等。2.偷換概念。如1998年第18題要求找出“對動物冬眼時心臟工作原理的解說,符合文意的一項”,該題的d項說“心臟細胞排出鈣離子的能力明顯增強,從而使心臟的收縮也隨之增強”。原文第2自然段說“當鈣離子隨即排出細胞時,心臟又開始舒張”。再結合該句以下的三句內容可知:冬眼動物“心臟細胞排出鈣離子的能力明顯增強”的結果,是心臟的舒張隨之增強,而不是收縮隨之增強,因此,d項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又如1997年第23題,b項“腸神經”應為“腸腦”。3.無中生有。如創新訓練欄第8題要求選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c項有誤。文中并沒有說用“熱的銣原子”代替光纜,只是比較了光纖對脈沖的發送與高溫銣氣的“小室”在效果上的先進性。又如1998年第23題要求找出“對‘轉基因作物’理解正確的一項”,該題的a項是“因環境影響脫氧核糖核酸的變化而產生額外特性的作物”,畫線部分在文中找不到依據,屬無中生有。c項將轉基因作物理解為“新的雜交作物”也是無中生有。4.以偏概全。如1999年第17題要求找出對第一自然段的解說“理解不正確”的一項,該題的b項說“比較起來,冬眼的哺乳動物在更寬的范圍里發生了進化”。相關的原文“它們在更寬范圍的調節性上獲得了進化”,b項斷章取義,因此該理解不正確。1998年第25題的a項,1997年第24題的d項都是同樣的錯誤。5.違背常理。如XX年第10題,d項中“人類不要企圖去改變大自然”就屬于不合常理。又如1995年第23題c項之所以不能作為文章的標題,是因為它違背了作者——兩位美國學者的基本態度。他們只是根據已知的調查和發現,提出是否有“地球外文明”的問題,c項卻將這一或然判斷改為肯定判斷,故c項有誤。二、篩選并整合信息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高考中的必考試題,題型以選擇題和簡答題為主。篩選并整合信息,是指在閱讀過程中,在辨別信息的主次等基礎上,根據閱讀目的對信息進行取舍——捕捉和選取有效的、符合閱讀目的的重要語句,體會重要語句的隱含信息,舍棄無關緊要的東西。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能夠比照材料辨別信息的正誤,二是能夠篩選出與題目有關的語句,進行簡答表述。就科技說明文而言,篩選性閱讀應是科技說明文解答的主要方法,解答時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讓專業術語模糊你的雙眼。科技說明文新穎、尖端、專業術語多,然而高考命題從不在專業術語上做文章,它所考的是閱讀語言材料的能力,而不是專業閱讀能力。因此不要因專業術語多而造成解題上的畏難情緒。二是不要誤解題干中規定性或啟發性的語句。比如1999年高考閱讀第18題的題干要求對“動物冬眠時心臟工作原理”作出解釋,而b項談的是心臟工作原理并非是冬眠時的心臟工作原理,僅憑這點便可斷定b項是錯誤的。然而,還有考生選b,這不能不說是審題不嚴造成的。做好篩選并整合信息應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