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分析綜合
4. 下列各項中,對“太空交通現狀”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 )
a.太空交通秩序混亂,太空垃圾威脅巨大。各種高速運轉的衛星和航天器等的殘骸幾乎不受任何管制。
b.人類發射一次衛星就制造一次太空垃圾。世界各國每年向太空發射的不同用途的衛星不下幾百顆。
c.太空碎片直接威脅到太空航天器的安全。航天器的速度與太空碎片成正比時會解體成更多的碎片。
d.航天器爆炸就會制造太空垃圾和太空“殺手”。到目前為止,太空已發生大約200次這樣危險的爆炸。
解析 b項以偏賅全,“世界各國每年向太空發射的不同用途的衛星不下幾百顆”,原文特指“20世紀80年代,世界各國每年”。c項理解偏離,原文是“太空碎片的增多會對航天器構成巨大威脅,一旦受到碎片的撞擊,航天器就會解體;而解體之后的航天器就變成了更多的碎片,會危害其他的航天器”。d項偷換概念,“地球軌道上”與“太空”是兩個概念,原文的信息是“地球軌道上已經發生過大約200次這樣的爆炸了”。
答案 a
5.下列有關“建立航天安全促進系統”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為避免航天事故和混亂,制定合理的太空交通規則迫在眉睫。建立航天安全促進系統則是現在實現太空交通管制的重要途徑。
b.建立航天安全促進系統首先最關鍵的就是要求全球各衛星通信公司之間以及公司
與政府之間能夠建立航天安全數據共享機制。
c.為了促進這一系統的形成,除各科研機構、跨國公司、衛星觀測站等參與者外,一些相關的商業公司也因航天安全而有所行動。
d.建立這一促進系統需要一個國際環境,世界各國都可以向民用航天安全體系提供安全數據,從而緩解太空中緊張的政治關系。
解析 理解混淆,錯將“民用航天安全體系可以向各方(國)提供安全數據,而且完全與政治利益無關,從而保證太空利用的透明度、緩解太空中的緊張關系”表述為“世界各國都可以向民用航天安全體系提供安全數據,從而緩解太空中緊張的政治關系”;其他各項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其正確的依據。
答案 d
6. 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航天大國一旦達成共識來建立航天安全促進系統,就不僅可使世界各航天大國之間的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還可以維護各國利益。
b.解決了如何融合各類型資源并形成一致的可用資源的難題,同時兼顧到各類資源的版權和商業機密,航天安全促進系統有望形成。
c.從進入太空領域到今天的50年來,人類遺留在太空的垃圾至少有13 000個,它們大多正高速繞地球運行,從而對人類構成巨大威脅。
d.鑒于太空垃圾對航天安全的巨大威脅,專家們已經在高度重視。這意味著實施太空交通管制和加強太空垃圾研究就能避免太空災難。
解析 a項據“制定合理的太空交通規則還只是處于初步的專家呼吁階段,究竟太空交通管制會在什么時候能夠成為國際上的公約法律,成為世界各航天大國共同遵守的法規呢?專家認為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知,“一旦達成共識來建立航天安全促進系統”就“可使航天大國之間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等缺乏依據。b項根據原文“目前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融合這些類型各異的資源使之形成一致的可用資源,同時還要兼顧到各種不同資源的版權和商業機密”,可知此推斷正確。c項原文不支持“對人類構成巨大威脅”的推斷,應是“對人類的航天安全構成巨大的威脅”。且“人類遺留在太空的垃圾至少有13 000個”的說法錯誤,原文只說到“人類能從地面利用雷達和望遠鏡觀測的太空碎片數量大概是13 000多個”。d項“實施太空交通管制和加強太空垃圾研究”與“避免太空災難”之間是強加因果和夸大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