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總復(fù)習(xí)——古詩鑒賞專題
答: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畫面。
(3)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詩的意境。
答:意境雄闊,悲壯蒼涼,表現(xiàn)了盛唐詩人廣闊的胸襟。
8、閱讀下面一唐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盡 (韓偓)
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見酒痕。細(xì)水浮花歸別澗,斷云含雨入孤村。
人閑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為到西園。
(1)、試分析下“細(xì)水浮花歸別澗,斷云含雨入孤村”兩句的意境。(感傷、哀婉的意境)
枝頭的花瓣片片飄落到水面上,又隨著涓涓的流水漂浮前去,孤零零的小村上空一塊一塊的云彩隨風(fēng)吹灑下一陣陣雨點。這下是南方春天正在逝去的景象,落花、流水、雨點都是讓人傷感的物象,不公如此,詩人還自然地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那漂浮于水面的落花帶走的是人間美好的春光,作者由此聯(lián)想到正在走向沒落的晚唐社會,對于一個念念不忘國事的愛國詩人來說,這將盡的春光讓他那顆敏感的心更加哀傷,眼睜睜地看著唐王朝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對他來說這才是最大的痛苦。這兩句所描寫的景物色彩是凄清的,所烘托的詩人的情緒是悲涼的。暈兩句把物境、心境與身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意味雋永的效果。
(2)、“人閑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此句是抒發(fā)情懷的,說人在忙碌的時候,是不很注意時令變化的。愈是親空,就愈容易敏感到季節(jié)的轉(zhuǎn)換,無論是落花還是流水都以觸動自己的愁懷。在這樣的時候如果有親交故友,時常往來,互訴心曲,也可稍得慰藉,怎奈孤身僻處閩南,不但見不到熟悉的今人,就連古人的魂靈也招請不到,這種寂寞實在是令人難以忍受。這是寄托著作者深深的感慨,䐴有對春光離去的感傷,又有荒度時光,無所作為的無奈,還不知音難覓的孤憤。
9、閱讀下面一唐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fēng)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這首小詩表現(xiàn)了一種怎樣意境?
“釣罷歸來不系船”,寫漁翁夜釣回來,懶得系船,而讓漁船任意飄蕩。“江村月落正堪眠”,緊承第一句,將船停靠在江村,這時已經(jīng)深夜了,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經(jīng)很疲倦了,所以該回去了,因此連船也懶得系。“縱然一夜風(fēng)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這兩句緊承第二句,說且不說夜里不一定起風(fēng),即使起風(fēng),沒有系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長滿蘆花的淺水邊,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這里,詩人并沒有刻畫幽深美好的環(huán)境,然而釣者悠閑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寧靜的景色躍然紙上。
第四講 領(lǐng)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一、習(xí)題試做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武夷山中(宋 謝枋得①)
十年②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 幾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后隱居福建。后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詩時將近十年。
(1)這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3分)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對表情達意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