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五考案社會科學類文章閱讀
“哲詩”莊子與“詩哲”屈原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涵互動形成的一種文化現象。戰國時代,經濟、政治經歷著極為深刻的變化,文化上亦在歷史繼承和南北交流的基礎上總結、革新、開創,從而掀起了中國文化史上燦爛輝煌的第一個高潮。在這個“高峰”和“源頭”時代,出現了以“楚辭”為代表的文學,以《左傳》、《戰國策》為代表的史學和以諸子為代表的哲學,它們體現了整個歷史時代的學術造詣和文化水平。而且,三者之間還表現出一種互涵互動的關系:無論是文學、史學還是哲學,其中任何一個學科,都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的,而是互相聯系,彼此滲透,整體錯綜地發展的。在文史哲的交融中,不僅文學自身兼含著史哲的因素,從而呈現了一種氣象雄渾的“大文學”形態,同時還出現了史著文學化與哲學詩意化的傾向。史著文學化導致了史傳文學的產生,它們是史與文的有機統一,是用文學的手法寫出的歷史,又是以歷史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從而既把歷史文學化了,又把文學歷史化了。哲學的詩意化,其結果則是哲理藝術散文的產生和詩化哲學的出現。《老子》等雖是自創體系的哲學,但在認知中又都運用了以形見理、以美啟真的方法,邏輯思維的線索上綴滿了形象的花結,使哲理與藝術達到了完善的結合,進而更在情與理的交融中,出現了睿智與深情結合的詩化哲學。“哲詩”莊子與“詩哲”屈原正是在這種學術文化背景中出現的,作為一種文化奇觀的“莊騷輝映”,實則是在詩意的沉思和沉思的詩意中,表現了哲學和詩在最深層次上的融通。
1.①說莊子是一位“哲詩”,主要是因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超過30個字。)
②說屈原是一位“詩哲”是因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超過35個字。)
2.“互涵互動”的意思是。 。 。 。 。 。 。 。 。 。 (不超過10個字。)
3.戰國時期文史哲互涵互動的關系表現在哪三方面?
答:①
②
③
4.下面說法,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
a.“哲詩”莊子和“詩哲”屈原的出現是時代的產物。
b.史傳文學是歷史與文學結合的最完美的體現。
c.當時許多哲學著作中,只有《莊子》充滿了形象思維,使哲學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