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五考案社會科學類文章閱讀
中國古代人士最易受“權威暗示”而去趕時髦。由于文化清流的旗手們——魏晉士族知識分子——大都是官僚、富人兼文化精英,因此,他們的一舉一動,自然便會牽動著社會的神經,被人們爭相效仿。在他們的影響下,形成了一代放蕩不羈的士風,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獨具特色的文化風貌,被稱為魏晉風度。
在魏晉士族知識分子看來,人應當按每個人生來具有的個性去生活,應當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率性而為,不拘禮儀,舉止動作順其自然;為了達到功利目的而虛偽地修飾自己,則是最丑陋、最庸俗的。然而,徹底“離俗”是不可能的,自由的“飄然”也只能存在于短暫的精神幻想中,面對無法真正超越的封建宗法社會,新生士族知識分子對自由的渴望更加強烈。理想與現實的巨大沖突,使他們內心承受著極大的痛苦和尋求解脫的無名沖動,這是大夢初醒而自知無路可走的精神痛苦。在當時的條件下,他們只好通過感官的烈性刺激以獲得短暫的解脫,于是服寒食散、酗酒、以至赤身裸袒……
那么,魏晉風度的底蘊是什么呢?率性而動,慷慨任氣,以及服藥飲酒,捫虱而談等放蕩不羈的行為只是魏晉風度的表象。產生這種表象的內在精神,卻不是這些形跡本身所表現出的絕對自由精神。魏晉風度是飄逸與沉重、豁達與執著、歡樂與悲哀、奔放與壓抑等等對立文化性格的矛盾體,最終根源于士族雙重性格的內在沖突。這種沖突,主要不是主客之間,即主要不是個體心性自由與外界倫理規范的沖突,而是主體自身的內在沖突,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時代悲劇,也是魏晉清流文化的內在精神——魏晉風度的底蘊所在。
1.“文化清流”指的是。 。 。 。 。 。 。 。 。 。。 。 。 。 。 。 。 。 。 。(不超過20個字。)
文化清流具有鮮明的反政治功利的價值取向,“反政治功利”的意思是:。 。 。 。 。 。 。 。 。 。。 。 。 。 。 (不超過15個字。)
2.“文化清流”在當時產生較廣泛社會影響的原因是:。 。 。 。 。 。 。 。 。 。。 。 。 。 。 。 (不超過16個字。)
3.“魏晉風度”外在表現的特點是:。 。 。 。 。 。 。 。 。 。。;內在底蘊的特點是:。 。。 。 。 。 。 。 。 。 。 ;(兩處均不可超過11個字。)
4.末段中加點的“雙重性格”,一重是:。 。 。 。 。 。 。 。 。 。。 。;另一重是。 。 。 。 。。 。 。 。 。 。 。 (兩處均不可超過12個字。)
5.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
a.個體與社會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魏晉文化清流是當時士族知識分子個體與社會矛盾激化的產物。
b.“哥白尼倒轉”,指的是漢末魏晉之際,人們從遵奉儒家、道家這些權威學說,向追求個性自由、尋找“自我”的轉化。
c.儒家學說東漢時期被提高到絕對的地位,漢末魏晉之際雖遭到了強烈反抗,但它在思想上的統治地位并沒有被動搖。
d.完全脫離社會的個人自由,只能存在于短暫的幻想之中,現實的無法超越,使魏晉士族內心中更多的是痛苦與沉重。
e.魏晉士族知識分子追求的并不是絕對的自由的精神,他們自身內在的思想是矛盾的,他們的悲劇是無法解決的時代悲劇。
(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