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程之專題學習12、直面榮辱
1995年3月7日下午3點,頭天晚上加班到兩點的珠海市南山工業區瑞進電子公司的工人,好不容易盼到10分鐘的工休時間,工人們太累了,一名身體染病的女工實在不能支撐,伏在工作臺上打起了盹。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韓國女老板金珍仙順手操起一塊線路板朝這位女工猛砸過去……緊接著大發雷霆,吼叫著要各生產線管理人員直身站立舉起雙手作投降狀,然后要車間工人統統跪下。人群中有一個人直直地站著,憤怒地望著這個外國女人。女老板吼叫著:“你為什么不跪?”這個人說:“我是不會給你跪下的!”這個中國青年員工的名字叫孫天帥。孫天帥身上所表現出來的不僅僅是“士可殺而不可辱”的氣概,更是中國人不畏強暴,毅然捍衛自身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的鮮明寫照。
德國的波恩大學為了表彰巴斯德的杰出研究成果,給他寄來,名譽 博士證書。可是在1870年晉法戰爭爆發后,德國侵占了法國的大片領土,巴斯德非常憤怒,他 立即將名譽學位證書返還給波恩大學,以表示對德國侵略者的抗議。
前蘇聯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一個學生,實驗取得成功后非常驕傲, 遭遇失敗后卻又哭喪著臉,巴甫洛夫教育他說:“學者在成功面前,首先應該想到的是獲得成 功之前的挫折和教訓,而不是成功后的贊揚和榮譽,這對年輕人尤為重要。”
2 0XX年物理學諾爾獎得主高琨聽到喜訊時只淡淡說了一句“受之有愧”將功勞歸于同伴,而不是一味地肯定自己的作用,這徹底展現了一位偉人在面對榮譽時所表現出來的謙遜與無私。
季羨林辭去三頂桂冠:對待國學大師的榮,國學泰斗、國寶,為報到學生看行李,他是正確看待榮辱的典范。
用最大的寬容來對待他人,是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
在榮譽面前不應奪人之美,守住本心,守住誠信,自己反而更獲尊榮,門德爾松告訴英國女皇,他所演春天的《伊塔爾慈》是他妹妹所作。
一個人成功時,如果他向更高層次的發展,那么他就更應看輕看淡勝利,付出更多的努力,冷靜面對、直面榮辱,我們才能在布滿荊棘的途中穩步前進。
面對榮辱時,要有過人的膽識,頑強的意志和非凡的定力,才能使他經受火與水的考驗,成為無堅不推的精鋼。
錢學森面對導彈之王,航天之父的誘人光環只是淡淡一笑,將自己的成功歸功于數以千計的夜以繼日的工作團隊,并一再強調這是團隊的榮譽而不是個人的功勞,還多次將自己所得巨獎金額捐出,這是他所選擇的面對榮的正確態度。
當恥辱來臨時,不要被他擊垮,要勇敢地面對他,分析它,用努力來祛除恥辱,迎來榮耀。
現實榮辱觀錯位:馬路邊揀起一元錢認為是丟面子,再沒有昔日少先隊員的揀起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的光榮感;更有的將拍馬屁看成是光榮,將直言相諫看成是恥辱,將掩飾過錯看成是光榮,將知錯就改看成是恥辱:將不懂裝懂看成光榮,將虛心求教看成是恥辱。
范跑跑為救自己的命跑出教室還大言不慚的說連母親也不救,忘記起碼的道德準則,活在世上也是遭人唾罵的,是恬不知恥。
【名篇欣賞】
(一)站立在榮辱之上微笑
汪曾祺說:中國人有一種很“皮實”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我想,更傾向于士大夫身上那種儒道互補的孑然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