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聯(lián)考題匯編文學作品類
13.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1)文章第二段劃線的句子在結(jié)構(gòu)上有何作用?請簡要概述。
答案 用插敘的手法交代人物身份,為刻畫人物形象作鋪墊。
(2)文章寫根西“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又“無奈地點了點頭”, “搖頭”和“點頭”的含義是否相同?請簡析。
答案 在文字上看似矛盾,其實都是表現(xiàn)他不熱愛(不屑)種田的心理。
14.小說結(jié)尾寫道:“五月的田埂上,走著一老一小兩個莊稼漢。”這一剪影式的描寫給人無盡的想象,其中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你結(jié)合全文加以探究。
答案 欣賞、贊美、熱愛。對這一老一小父子倆的欣賞,因為他們是最樸實的勞動者;用“莊稼漢”一詞來
形容根西,則是對他的贊美;這其中也包含著作者本人對農(nóng)村、農(nóng)民,對勞動的熱愛之情。(答案不限上面
所列,言之有理、有據(jù)即可。)
九、(福建省莆田一中XX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題。
太陽島上
包利民
父親那時每喝完酒,都會感嘆著說:“在哈爾濱,最好的地方就是太陽島了,全國都出名啊!”
那年我八歲,父親一年中有大半年時間在工程隊干活,走過很多地方。當時正流行鄭緒嵐演唱的《太陽島上》,歌中唱道:“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麗的太陽島多么令人神往\帶著垂釣的漁竿\帶著露營的篷帳\我們來到了\我們來到了\小伙子背上六弦琴\姑娘們換好了游泳裝……”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向往之心。
于是在一次父親酒后,我問他:“你去過太陽島嗎?你咋知道那是哈爾濱最好的地方?”父親便略低下頭說:“沒去過,不過肯定是能去的!”那年父親所在的工程隊要去哈爾濱修江橋,他興奮得無以復加,用力地拍著我的肩膀說:“小子,這回你爹可真要去太陽島嘍!”
夏天的時候父親寫信回來,說過幾天他們要放兩天假,正好可以去太陽島瞅瞅,還說遠遠地看那里,全是綠色,里邊肯定要比歌中唱得還好。于是那以后我日日盼著父親的信,想聽他講講太陽島上的事。可是竟是一直沒有信來,也不知他去太陽島沒有。
秋天的時候,父親回來了。我和姐姐就都問:“你去太陽島了嗎?那上面好嗎?”父親就說:“當然去了,嘿,真是太好了!”我們就不依不饒地問:“那到底好在哪兒呢?”父親也說不清楚,問他上面可有歌中說的彈琴的小伙子和穿泳裝的姑娘,他說:“反正人挺多,干啥的都有!”我們就說:“你是不是沒去啊,回來騙我們!”父親急了,說:“咋沒去?那門票要五塊錢一張呢!”說著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來,在我們眼前晃了晃:“這就是門票!”我們看了一眼,上面果然寫著“5元”的字樣,還有一個紅紅的印章,沒等細看,他就收回去了,說:“別讓你們弄壞了,這可要留做紀念呢!”
自那以后,父親每次喝酒之后,更是慨嘆太陽島的美,說得我們心中癢癢的,暗暗決定以后一定要親自去看看。父親也是常說:“等有機會我還要再去看看,這次要看得仔細些!”可是父親最終沒有再等到機會,工程隊那幾年轉(zhuǎn)而向大小興安嶺施工,再也不去省城了。后來父親的一條腿被砸傷,不能再出去干活了,而我們的小村子離哈爾濱又極遠,他再去太陽島的夢想就一直沒有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