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聯考題匯編文學作品類
我驚奇地喊道:“您在哪里?您在……”
沒有任何回聲。但我手里的那朵荷花,卻魔術般地變了形體——它變成了一盞荷燈。我再遠望面前的荷園,成了荷燈的大河;荷燈順著水波緩緩流動,燈心一束束紅燭的火焰,照亮了河水,照亮了荷塘。我正陷入茫然之中時,素衣布鞋的孫犁,突然又出現了,他站立于荷燈光環的中心,向遠方凝思遠望……
我再一次呼喊他的名字,卻把我自己叫醒了。我馬上明白過來,剛才是一個午夜之夢;而做夢的緣由,是美麗荷園勾起了我的思緒萬千。至于那身著素衣的孫犁,我也找到切入心扉的依據:白洋淀的荷花叢中,水鄉人給他立起一座銀色的雕像——全身是用漢白玉石雕塑而成,他是從白洋淀的荷花叢中走來,到這個名冠全國的荷園賞荷來了。于是引發了這兒荷花仙子們的祭悼,萬朵美荷搖身變成了萬盞荷燈。
19.文章第二段是如何描寫荷園的?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案 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了白荷、紅荷和睡蓮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南戴河中華荷
園無比喜愛的感情。
20.解釋下面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
(1)這個西方百花中的公主,今天也遠涉重洋跑到中華荷園,與中國荷花家族聯姻、并窺視著東方的京劇表演,真可謂是東西文化合璧之奇觀。
答案 西方名花睡蓮引入中國,是東西文化交流與融合的見證。
(2)我是汲取他的藕汁,成長起來的一野荷。
答案 孫犁先生是一棵美荷,他的人品作品就是一節節的甜藕。我從他的作品中汲取營養,成長為一名普通
作家。
21.結合全文,談談你對文章標題“荷園織夢”的理解。
答案 作者在美麗中華荷園,睹物思人,想到了獨具荷花品格的作家孫犁,且在夢中見到孫犁先生,表達作
者對孫犁先生的無限崇敬、緬懷之情。
22.文學評論界將以孫犁、劉紹棠為首的一群作家稱為“荷花淀派”,而孫犁卻多次否認“荷花淀派”的存在。對此你有何評論?
答案 孫犁先生的做法表現了他淡定的人生恪守和謙遜的精神;無論是他的行文方面還是做人方面都是我們
崇高的榜樣(或生活座標);那些沽名釣譽、自封為大師的人與他相比是清濁分明的。
十八、(山西省太原市XX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考試)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輞川尚靜
朱鴻
①輞川是一個長長的峽谷,王維曾經在這里居住。如果一個20世紀的人,為塵世所煩而效仿王維的行為,到輞川生活,那一定荒唐,盡管輞川尚靜。
②輞川確實很靜,一條河流,兩岸青山,僅僅是這種結構就區別了鄉村的小巷和城市的大街。我是坐著三輪車到輞川的。我到這里沒什么明確的目的,只是為了感覺一下輞川的氣息,我以為這個目的瀟灑而苦澀,這就是味道。
③王維栽種的銀杏,挺立在雨后的河岸,樹皮滿是裂紋的粗壯的主干,被水淋成了黑色。從它的葉子上流下的水,繼續洗濯著樹皮。它實在是老了,呈現著一種掙扎的狀態。它已經在輞川生長了千年之久。
④王維在輞川的別墅,在開始是宋之問的,這個歌功頌德的詩人,因媚陽權貴而得寵朝廷,但最終的下場卻是被唐朝賜死。王維遷往輞川的時候,宋之問已經作鬼,我能猜測的只是,輞川的美一定迷惑了王維,不然,他怎么單單選擇了宋之問的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