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聯考題匯編文學作品類
⑤輞川的雨是明凈的,線似的,一根根拉到峪谷,卻空得無聲無息。山坡上的紅葉,沉浸在碧翠的草叢、顆顆青石,則架在雜樹的根部,危險得隨時都會滾落,然而,蒙蒙的雨送給它們一層薄薄的夢,夢懸在輞川的山坡上。王維一定見過這樣的夢,甚至入過這樣的夢,不然,他的詩畫怎么那樣惟妙惟肖,有聲有色!
⑥王維購得輞川,那是他過得富貴的證明。貧窮的詩人,是不可能擁有一個輞川別墅的。其情況是:他在20歲左右就及第進士,從此步入他的仕途,他擔任過大樂丞,并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塞上。王維40歲的時候做了左補闕。恰恰是這個年歲,他開始迷戀山水,來往于朝廷與輞川之間。他既做官吏,又當隱士,往返于人類斗爭與自然情調的兩極。朝廷的險惡,傷害著他的心,輞川的美妙,卻給他的心以慰藉,他就是這么生活的。王維這樣的生存狀態,是他最智慧最實際的選擇,也是他無可奈何的選擇。除此之外,他的任何作法都可能是下策。人總是希望自己生活過得比較幸福一些,以王維的氣質,他不能完全陷入官場的名利之爭,同時以王維的的經歷,他也不能徹底寄情輞川的田園之樂,他必須兩者兼顧,這樣他就得到了入世的好處而扔掉了入世的壞處,同時避免了出世的苦處而感到了出世的樂處。在入世與出世之間,存在著一個廣闊的地帶,他奔走其間。人似乎只能這樣生存,不然,完全媚俗與完全脫俗,都可能導致深刻的痛苦。我不贊成一個學者對王維的抱怨,這位學者認為,他缺少陶潛那種勇氣,他沒有徹底地決裂于官場。這是一種刻薄的認識!
⑦雨中的輞川并不知道人的思想,它只是自然而然地呈現著它的狀態。秀峰沉默,亂石相依,雨悄悄地縫合著萬物。秋風過處,衰柳飄蕩,黃葉旋飛。曲折的路徑,流水激濺,淺草明滅。楹、柏、楊、槐之類,高高低低互相摻雜,組成了綠色的森林,覆蓋著輞川的溝溝坎坎。偶爾一樹柿子,落了肥葉,唯紅果占據技頭。白水流過幽深的峽谷,遇石而繞,觸茅而漫,柔韌地走過河床。
⑧公元756年,安史之亂,已經50歲的王維被叛軍逮捕,軟禁于洛陽的一個寺廟。他服藥致病,裝啞而活,但他終于敵不過安祿山的驕橫,無奈地接受了偽職。唐朝征服了叛軍之后,皇帝對那些接受偽職的人統統定罪,然而,王維在軟禁之中,曾向探望他的朋友裴迪誦詩,此詩受到皇帝的嘉許,對他的處于僅作降職。這是王維的幸運了。其詩是這樣的: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司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
⑨盡管如此安史之亂畢竟摧殘了這個老人,他逐漸變得消沉了,或者,他變得更加淡泊,更加寂寞。他常常拄著拐杖,站在門外,眺望輞川的落日炊煙。暮色之中,稀疏的鐘聲,歸去的漁夫,飄走的花絮,柔弱的蔓,都使他感到惆悵,他看著看著,就轉身回到他的屋子。他已經深深地陷入空門。他坐在枯寂的輞川,閉著眼睛,尋找著解脫煩惱的路徑,企圖超越生死之界。香煙裊裊,燭光閃閃,王維的心凄涼而寧靜。
⑩人生真的像王維覺悟的這樣么?我不知道,唯有達到王維的境界才能給我以享受。然而,我的輞川之行,卻明赤地含有煩于我那圈子的成分,是的,我很煩,某些時候我簡直不堪負荷。從我棲身的圈走出,到輞川換換空氣,我確實感到一種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