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古代抒情散文
選自《嶺外代答》卷八《花木門•桂》,《嶺外代答》為南宋周去非在淳熙五年(1178年)任桂林縣尉時所撰寫的筆記!稁X外代答》只有鈔本流傳,收入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后有《知不足齋叢書》鈔本。
23.寫出以下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取未放之蕊干之 ( ) ⑵固知古人制字為不茍云 ( )
【參考答案】⑴取未放之蕊干之 (使……干燥) ⑵固知古人制字為不茍云 (草率)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主要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
【解析】文言實詞在具體文句中來貫通解釋。
24.與“桂之所產,古以名地”意思最接近的一項是( )(2分)
a.因是桂的產地,自古以來就有名了。
b.因是桂的產地,古時就把桂作地名。
c.桂出產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地名。
d.桂出產的地方,古時候就是個名勝。
【參考答案】b
【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譯要求以直譯為主,并保持語意通暢。要注意原文用詞造句和表達方式的特點。
【解析】作為客觀題,讓考生來選擇,考生大可以用代入法去判斷。
25.畫浪線部分介紹桂葉運用了說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參考答案】先作比較說明桂葉的大小,再用數字介紹葉脈的數量,準確清晰地說明了桂葉的形狀(對一點即得1分)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重點考查對文章的層次、段落或整體的把握能力。
【解析】分析這些說明方法的作用就看它能夠提供什么樣的信息。
26.聯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不超過12字)(2分)
【參考答案】桂能入藥,又可食用。(各1分)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重點考查對文章的層次、段落或整體的把握能力。
【解析】要求高度概括,實際上就是兩方面:藥用、食用。
27.以畫橫線的句子為例,簡要說明本文科學性和文學性相結合的特點。(4分)
【參考答案】這兩句用近似對稱的句式強調了桂枝、肉桂的特性及藥用價值的不同,又用“必”和“多”等詞語從程度上準確地說明了二者藥用上的差異,既有文學性又有科學性。(一點2分)
【考點】結合文中重要語句理解文章的科學性和文學性。
【解析】以劃線句子為例,進行分析科學性和文學性的特點。
4.(09湖南高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
送秦少章赴臨安薄序 (張耒)
《詩》不云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狈蛭锊皇茏,則材不成,人不涉難,則智不明。季秋之月,天地始肅,寒氣欲至。方是時,天地之間,凡植物出于春夏雨露之余,華澤充溢,支節美茂。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視之,如戰敗之軍,卷旗棄鼓,裹創而馳,吏士無人色,豈特如是而已。于是天地閉塞而成冬,則摧敗拉毀之者過半,其為變亦酷矣。然自是弱者堅,虛者實,津者燥,皆歛藏其英華于腹心,而各效其成,深山之木,上撓靑云,下庇千人者,莫不病焉,況所謂蒹葭者乎?然匠石操斧以游于林,一舉而盡之,以充棟梁、桷杙、輪輿、輹輹、巨細強弱,無不勝其任者,此之謂損之而益,敗之而成,虐之而樂者是也。
吾黨有秦少章者,自予為太學官時,以其文章示予,愀然告我曰:“惟家貧,奉命詩不云乎大人而勉為科舉之文也!碑悤r率其意為詩章古文,往往淸麗奇偉,工于舉業百倍。元佑六年及第,調臨安主薄。舉子中第可少樂矣,而秦子每見予輒不樂。予問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樂不能為,言所不合不能交,飮食起居,動靜百為,不能勉以隨人。令一為吏,皆失已而惟物之應,少自偃蹇,悔禍隨至。異時一身資養于父母,今則婦子仰食于我,欲不為吏,亦不可得。自令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余解之曰:”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令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遷之為貴,重耳不十九年于外,則歸不能霸,子胥不奔,則不能入郢,二子者,方其羈窮憂患之時,陰益其所短而進其所不能者,非如學于口耳者之淺淺也。自今吾子思前之所為,其可悔者眾矣,其所知益加多矣。反身而安之,則行于天下無可憚者矣,能推食與人者,嘗饑者也;賜之車馬而辭者,不畏步者也。茍畏饑而惡步,則將有茍得之心,為害不既多乎!故隕霜不殺者,物之災也;逸樂終身者,非人之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