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古代抒情散文
答案 c
解析 a并列不當,b成分殘缺,d句式雜糅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
a.今年兩會上,廣州政協主席朱振中短短8分鐘振振有詞的發言,贏得現場9次掌聲。
b.從青島調過來任區委書記的王作安,下車伊始,就觸摸到這個城市的“敏感部位”。
c.為應對今年春季甲型h1n1的肆虐,各級政府必須篳路藍縷,積極做好預防工作。
d.兩會代表們津津樂道地討論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公開征求意見稿。
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b項中的“下車伊始”,伊:文言助詞;始:開始。舊指新官剛到任。現比喻帶著工作任務剛到一個地方。a項中的“振振有詞”,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為理由很充分,說個不休。c項中的“篳路藍縷”,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d項中的“津津樂道”,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樂道:喜歡談講。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成語的意義沒有錯誤,是與后面的“討論”重復了。成語考查中有這種類型,它不是成語意義上錯誤,而是屬于病句。
閱讀文言文,回答6-10題
觀鴨說•(明)吳廷翰
①家僮取鴨卵伏之,得雛鴨數拾枚。始育,則飼之盆中,少與之水,其聲呴呴然,其毛羽滈滈然,予甚愛,戲之。
②不數日,僮以告曰:“雛鴨有斃者矣。”既而聽其聲,啾啾然哀鳴;視其毛羽,蘇蘇然以散落,予讓僮不善畜也。僮曰:“是非不善畜也,畜不以水也。”
③次日,予適憩亭中,時雨初歇,池水方強,顧而樂之,憑欄而語曰:“曷不以畜鴨雛?”僮趨而去,不移時筐而至,稍出之水涯,皇皇然驚愕不已,其目睢睢然睨,其足逡逡然前而卻。竿之,則遂群奔水中,或揚足而馳,或拍翅而飛,不定者良久。既乃狎水,或仰而飲,或俯而啄,三五而陣,各適其所。則又或沉或浮,或沒或出,盤旋戲躍于萍藻間。既休而理羽,交口扇翅,或曳而行,或拳而立,或屈而睡,消搖相羊[1],容與如也[2]。既晡,僮將筐而歸,則相與復嬉于渚,或逐于堤,或蔽于叢,不可得,遂縱之。
④明日至,亦如之。其聲嗈嗈然以和,其毛羽濯濯然以光澤。其去畜池之前僅三日,充長已倍三之一矣。
⑤余乃嘆曰:大哉造物之育萬物乎!大而龍蛇之于淵澤,虎豹之于山林,細而蠛曚[3]黿龜醯雞[4]之于甕、于坎、于蹄涔[5],各遂其性而已。鴨之不育于陸而育于水,亦一理也。夫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豈能以育民乎?君子為政,當斯民淪喪之后,煩之以法令,脅之以刑罰,誘之以智巧,蕩之以淫華,本性日耗,生理日促,相與駢死而不知。一旦欲其改途易轍,驅之以道德,蕩之以禮義,納之以忠信,囿之以淳樸,靡不相顧駭愕,不信不安。及其久也,教成而化行,行安而俗美,追視昔日之所為與今日之所趨,安危利害相去什佰而千萬,則雖械之使為惡,日撻之而欲其蹈刑,亦不可得矣。然則民之初生,鴨之育于盆者也。狃于習而不悟,斃于陸者也。視其斃而不知所以救,僮之讓者也。反其自然之性而猶疑,試于水者也。得其所以為性而安且樂,水之狎而不歸者也。生養蕃息,既富且昌,水之畜而充長也。
(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