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古代抒情散文
10.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乃卜地官山之陰 卜地:選擇地點
b.俟其長,乃赴龍淵受業(yè) 受業(yè):傳授學業(yè)
c.俾無有所與 俾:使
d.毋植朋黨而互相低昂 植:培植
【答案】b
【答案解析】“受業(yè)”:接受學業(yè)學習。
【命題思路】根據(jù)文段閱讀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
11.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是表述章君辦學之義舉的一組是
①謀創(chuàng)桂山、仙巖兩書院 ②無田是無塾也,其奚可哉
③遂節(jié)凡費,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畝 ④才穎家單不能裹糧者,資之使成
⑤有余則他貯,益斥田以廣其業(yè) ⑥乃辟塾聘師,以克紹先世之徽猷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答案】d
【答案解析】 ①屬于章君謀劃的內(nèi)容, ②是章君的困惑, ⑥屬于章君傳承祖輩美德, 這三項不是章君的辦學義舉。
【命題思路】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文言文后,篩選信息的能力。這樣的題關(guān)鍵在于抓住考查點——信息篩選點,如這題中的“辦學義舉”。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章君秉承先輩遺志,設(shè)法籌資,在陳京兄弟的幫助下創(chuàng)辦了龍淵義塾。
b.章君訂立了義塾的規(guī)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并有專人負責財務(wù),一年結(jié)算兩次。
c.章君擔心來義塾讀書的人不能堅持到底,因此派使者請宋濂作這篇記。
d.章君的辦學舉動得到了官府的支持,本文作者也希望義塾能一直辦下去。
【答案】c
【答案解析】c項中“章君擔心來義塾讀書的人不能堅持到底”錯,應(yīng)是“章君擔心后任的官員不能繼續(xù)堅持執(zhí)行(免稅政策)”。
【命題思路】這道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理解能力。根據(jù)具體語境和全文的把握,推測句子隱含的信息。
【參考譯文】
龍 淵 義 塾 記
明 宋濂
龍淵也就是龍泉,為避唐朝皇帝李淵名諱更改成現(xiàn)在這個名字。相傳這個地方就是歐冶子鑄劍的地方,至今還有溪水名叫劍溪的在那里。這里山高河險,與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很遠,有的達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將近一半的路程。鄉(xiāng)間子弟沒有上學的地方。章君的祖輩曾經(jīng)把這事當作一塊心病,后來謀劃創(chuàng)立桂山、仙巖兩處書院,因為沒有土地、田園、房屋等不動產(chǎn),不久都廢棄了。章君非常痛心這件事,和眾人商議說:“沒有田產(chǎn)就沒有書院了,怎么可以呢?”于是節(jié)約常日的花銷,而用節(jié)余的錢財購買田產(chǎn)達一百五十畝。他妻子家的人陳京兄弟聽說了這件事,用曾祖父適齋先生索尼留下的二百三一畝多地為他提供支助。章君曰:“我的事情成了!”于是擇地官山險要的地方,創(chuàng)立了燕居來供奉先圣孔子,先師顏回享受配祀,春秋持菜祀先師。后來又開辟了正義堂,每月月初、十五日則鳴鼓,聚集眾多賢士來約束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間的五種關(guān)系。在書院前建造大門,上書“龍淵義塾”,用磚鋪筑道路,是東西通達。書院四周灌木叢生,修竹林立,前后蔽蔭,亭亭如蓋十分繁茂的樣子。
每年聘請品行端正的人士來作講師。眾多學生學業(yè)長進者,每月有獎賞;才學出眾家境貧寒的,則資助他以成學業(yè);那些不能遵循教導的,就懲罰他們。田賦的出入收支,掌管書塾的臨時務(wù)全由他們負責。每天的用度都有記載,一月一考查盈虧,每年兩次一軋賬,有節(jié)余的就另外存貯起來,更多的置地以擴充產(chǎn)業(yè)。在石華、象溪兩地再設(shè)立別的私塾,用來教育陳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等到他們長大了,就到龍淵學習。這就是大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