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古代抒情散文
(1) 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齊桓晉文之事》)
(2)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愛”字在古代有兩個常用義項,一是親愛義,古今相同;一是吝惜義,今已消失。例(1)中的“愛”字正是吝惜義。“吾何愛一牛”應譯為“我怎么會吝惜一頭牛”,如果不明古義,就會誤譯為“我怎么會疼愛一頭牛”。例(2)的“卑鄙”是個詞組。“卑”是卑下,指身份低微;“鄙”是鄙陋,指知識淺薄。可譯為“地位低下,見識淺陋”。如果把這個詞組理解為現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詞,就誤譯成道德品質惡劣的意思了。
2.因不了解語法修辭造成的誤譯
這類錯誤也很多。例如:
(1)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孟子•盡心上》)
(2)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例(1)“小”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如果不理解,就會譯為無法理解的“小了魯國”。這句應譯為“孔子登上東山而覺得魯國變小了”。例(2)的“犬”是名詞用作狀語,不理解就會誤譯為“其中一條狗坐在前面”。
3.因不了解古代生活與典章制度而誤譯
缺乏古代文化常識,不了解古代社會生活,也會造成誤譯。例如:
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袁枚《黃生借書說》)
例句中的“通籍”,意思是做官。古代中進士取得做官資格稱“通籍”,意為朝廷中有了名籍。不了解就會誤譯為“精通書籍”。
不認真閱讀、分析原文,是產生誤譯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準確通順地翻譯古文,最重要的是結合上下文準確地理解每一個詞。
以上雖然列了一些常見錯誤,不過從考試的角度說,這樣的問題不常遇到。所以,重點還是要放在掌握古文翻譯方法上。
【基礎知識梳理】
一、 字音
1、《歸去來兮辭》
輕飏yáng 熹xī微 眄miǎn庭柯 流憩qì 山岫xiù 景翳翳yì 盤桓huán 西疇chóu 窈yǎo窕tiǎo 遑huáng遑 耘耔zǐ 東皋gāo
2、《騰王閣序》
翼軫zhěn 懿yì范 潦lǎo水 崇阿ē 彭蠡lǐ 睢suī園 舸gě艦 睇dì眄miǎn 多舛chuǎn 涸hé轍 叨tāo陪 捧袂mèi 宗愨què
3、《逍遙游》
鯤kūn 摶tuán 坳ào 蜩tiáo 決xuè 舂chōng 蟪huì 泠líng
4、《陳情表》
險釁xìn 行xíng年四歲 祚zuò 薄 應yìng門之僮 床蓐rù 隕yǔn首 責臣逋bū慢 日篤dǔ 拔擢zhuó 寵命優(yōu)渥wò
二、 詞語
1、 《歸去來兮辭》
眷然:思念的樣子。
矯厲:造作勉強。
交病:身心都感到痛苦。
輕飏:形容船在水面上很輕快地前進。
流憩:流連和休息。
寓形宇內:托身于天地之間。
樂夫知命:樂天知命,即樂于順應天意、安于命運。
2、《騰王閣序》
萍水相逢:浮萍隨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