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古代抒情散文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陳情表》
1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除臣洗馬 除:革除 b.以劉日薄西山 薄:迫近
c.則劉病日篤 篤:病重 b.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13.下列對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段文字敘述了朝廷屢次征召催逼,自己辭不赴命,進退兩難的處境,提出了“ 愿乞終養”的要求。
b.“逮奉圣朝..實為狼狽”一段分別以“逮”“尋”兩個時間副詞領起,連續兩次征召,一次“辭不赴命”,一次“辭不就職”,原因都是祖母“供養無主”,與全文首段呼應。
c.本段連用“察臣”“舉臣”“拜臣”“除臣”到“責臣”“催臣”,不僅文法錯落,顯出由弛而張、逐步緊迫的情勢,同時也體現出先恭維皇恩浩蕩,后申訴委屈矛盾的心理層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兩個年齡數字的對比,說明報國日長,盡孝日短,表明忠孝難以兩全,有力地證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擇的正確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準他的請求。
14.翻譯下面的文句。
(1)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答案:7.b ①用來 ②把 ③因 ④用來
8.d d“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的意思是,仍然希望任職一年,便收拾行裝,連夜離去。
9.c a.前一個“屬”意為“ 屬于”,后兩個“ 屬”意為“ 類,等輩”。b.第一個“ 盡”意為“完”,后兩個“盡”為副詞,意為“ 全”。d.第二個“ 窮”意為“ 困厄”,另兩個“ 窮”意為“窮盡”。c 項中“極”的意思分別為:盡情地,偏遠,達到頂點。
10.d d 項應為虛實結合。“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為眼前實景,為實寫。“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為想象之景,是虛寫。
11.b b 項,“對皇帝有怨恨之情”理解錯誤,原句無恨主之意。
12.a a.“除”應解釋為“授給官職”
13.d “表明忠孝難以兩全,有力地證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擇的正確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準他的請求”,這一理解為無中生有。
14.答案:(1)我很想遵從皇上的旨意立刻為國奔走效勞,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又不見準許。(2)我想圣朝是以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故舊老人,尚且還受到憐惜養育,何況我的孤苦程度更為嚴重呢。(3)臣下我如果沒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沒有我的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余生。
15、依據上下文,補全下面一首小詩。要求句式一致,修辭得當。
生活總是美好的/無論你的曲調/是歡快甜美/還是凝重悲愴/只要你的曲子還在演唱著。
生活總是美好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