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二學案文言文閱讀(史傳體)
a.劉邦初即位,不喜歡繁文縟節(jié),崇尚簡易
b.跟隨劉邦征戰(zhàn)的將軍們不懂禮儀,表現(xiàn)粗魯
c.叔孫通幫助朝廷建立了一套莊重威嚴的禮儀
d.魯?shù)厝迳怨淌貧夤?jié),堅決不與叔孫通合作
【答案】d
【考點】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解析】據(jù)第二段可知,是高帝“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后,群臣才沒有了尊卑禮法。
【思路分析】考生對于需要讀懂幾個句子或是一段乃至全篇才能回答的這類概括題,比較犯難。其實,只要牢牢把握一點,就是找到信息源,進行比較、歸納、概括,也就迎刃而解了。
4.(09高考天津卷,語文,11)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鮑叔牙深知管仲才能出眾,勸說齊桓公予以任用,并設巧計使管仲回到齊國。
b.魯國的施伯識破了齊國的計謀,勸魯候殺掉管仲,以絕后患,說明施伯很有遠見。
c.鮑叔牙認為,如果齊桓公不及時迎回管仲,管仲必將為魯國所重用,會削弱齊國的力量。
d.本文表現(xiàn)了鮑叔牙知人能讓、舉賢薦能的品德,同時也反映了齊桓公重視人才、善于納諫。
【答案】c
【考點】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要點
【解析】c項中的信息“管仲必將為魯國所重用,會削弱齊國的力量”在原文中的表述是“夷吾受之,則魯能弱齊矣”,意思是說“如果管仲接受魯國的任用,就會是齊國的力量削弱”是假設的情況,而不是“必將”被魯國任用。
【思路點撥】考生要注意篩選文中的相關信息,仔細核對原文,認真推敲,因為文言文涉及到語言的障礙,要注意按照古代漢語的語言習慣去思考。
5.(09高考重慶卷,語文,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明珠彈雀為喻,說明人不能“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wǎng)”,貪圖身外之物,而招來殺身之禍。
b.文章用“公儀休不受人魚”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兩方面的事例,說明不可“規(guī)小得而大失”。
c.為主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僅能使百姓安寧,自身常獲歡樂,還能使子孫后代感到榮耀。
d.文章最后以鳥貪高、魚貪深而被獲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祿”的官員們做到“履忠正,蹈公清”,這樣才能避免災害、長保富貴。
【答案】d
【解題指導】綜合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d項“鳥貪高、魚貪深而被獲”有錯,應該都是“貪餌故”而被人們捕獲,此屬混淆文意。
【備考意見】此題設置錯誤的地方往往極不起眼,所以要求作答時一定要心細。在通讀原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將備選答案中的相關內容,逐條與原文相關部分進行仔細比較,看被選項的表述是否與原文一致,凡是對原文內容故意夸大、縮小、曲解、混淆的選項,都是命題者設置的陷阱,應該特別小心。由于題干常常設計為從四個選項中選出不正確的一項,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利用這正確的三項,運用比較法、排除法,選出錯誤的一項應該是有把握的。此類題的錯誤常常是無中生有或故意曲解。同時,此題對初讀本文時幫助很大。
6.(09高考廣東卷,語文,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李迪本來是趙郡人,為了躲避五代的戰(zhàn)亂,他與家人搬家來到濮地,并以文為媒,結識了柳開。
b.李迪不同意章獻做皇后,因為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獻的打擊報復,所以貶官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