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二學案文言文閱讀(史傳體)
【解析】各小題的采分點分別為:(1)省略的主語 (2)適 知 除 (3)意 “被之以威”倒裝 被
【思路分析】考生需要結(jié)合上下文反復閱讀,可以試著斷句,劃分節(jié)奏,進而理解其大意;再反復推敲關鍵字詞和所涉及的語法點
14.(09高考福建卷,語文,2)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⑴且鴻寧以衣食憂吾母耶?(5分) 譯:
⑵自新輒詣縣自代,而匿其兄他所(4分) 譯:
【參考答案】
⑴況且我怎么能因為衣食問題讓我母親擔憂呢?
⑵自新就前往縣衙代替哥哥(受責罰),而把他哥哥藏在別的地方。
【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將文言文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是一種帶有綜合性的考查方法之一。從高考的特點與考查的目的出發(fā),古代的翻譯總是采用直譯為主的方式,意譯只能是一種次要的方法。所謂直譯,就是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之中,譯出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只有在難以直譯或直譯以后表達不了原文意蘊的時候,才酌情采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
文言文翻譯題大都讓考生直接翻譯句子。
【解析】此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和“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等級為b級。
第1小題,“且”“寧……耶”“以”“憂”為得分點,“且”譯為“況且”,“寧……耶”譯為“怎么能……呢”或“難道能……嗎”,“以”譯為“因為”,“憂”在此處為使動用法,譯為“使……擔憂”“讓……擔憂”。重點考查了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詞類活用兩個考點。
第2小題,“詣”“代”“匿”及省略句式為得分點,“詣”譯為“前往”,“代”譯為“代替”,“匿”譯為“藏匿”或“把……藏”。同時,此句中有兩處省略,一是承前省略,“自代”后應該要補出賓語“兄受搒掠”;“而匿其兄他所”省略了介詞“于”,補充完整應為“而匿其兄于他所”。
15.(09高考四川卷,語文,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大抵所以治天下國家者,不復皆出于學。(4分)
(2)吾雖喜且幸其將行,而又憂夫來者之不吾繼也,于是本其意以告來者。(6分)
【答案】
(1)大概用來治理天下國家的人,不再都從學校中產(chǎn)生。
(2)我們雖然為它即將推行而感到高興并且慶幸,但又擔心那些后來的人不能繼承我(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我)推究它的意義來告訴后來的人。
【考點】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文中句子。
【解析】第(1)句注意“所以”為古今異義和“大抵”、“ 復”等詞的落實;第(2)句注意“不吾繼”為賓語前置,“于是”“ 本” 等詞的落實
【思路分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同時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詞類活用的能力,翻譯時注意聯(lián)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