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二學案文言文閱讀(史傳體)
縣令李侃不知所為。其妻楊氏曰:“君縣令,寇至當守;力不足,死焉,職也。君如逃則誰守?”侃曰:“兵與財皆無,將若何?”楊氏曰:“如不守,縣為賊所得矣,倉廩皆其積也,府庫皆其財也,百姓皆其戰士也,國家何有?奪賊之財而食其食,重賞以令死士,其必濟。”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楊氏言曰:“縣令誠主也,雖然,歲滿則罷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墳墓存焉,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為賊之人耶?”眾皆泣,許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賊者,與之千錢;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賊者,與之萬錢。”得數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楊氏親為之爨以食之,無長少必周而均。使侃與賊言曰:“項城父老,義不為賊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無益也。”賊皆笑。有飛箭集于侃之手,侃傷而歸。楊氏責之曰:“君不在,則人誰肯固矣!與其死于城上,不猶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復登陴
項城,小邑也,無長戟勁弩、高城深溝之固。賊氣吞焉,率其徒將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賊者,中其帥,墜馬死。其帥,希烈之婿也。賊失勢,遂相與散走。項城之人無傷焉。
刺史上侃之功,詔遷絳州太平縣令。楊氏至茲猶存
婦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盡恭順,于卑幼有慈愛者,則賢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難。厥自兵興,朝廷寵旌守御之臣不知幾人,其勇不能戰,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棄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楊氏者,婦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楊氏當之矣。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楊氏在叛賊兵臨城下,其夫李侃不知所措時挺身而出,協助其發動胥吏百姓進行抵抗,以弱勝強,擊退叛賊,保住了城池。
b.李侃被流矢射中回家后,楊氏責備他身為一縣之長尤其不應該臨陣脫逃,并激勵他立即回到城頭,捐軀報國才是死得其所。
c.文中以李侃等守御之臣的行為與楊氏作對比,表現了楊氏的深明大義、勇烈果敢,譴責了這些深受國恩卻棄城而逃的官員。
d.作者借孔子的話來評價楊氏,認為她雖為婦人,卻有仁人之心,勇者之行,對此當之無愧,從而抒發了對楊氏的禮贊之情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力不足,死焉,職也。(3分)
(2)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為賊之人耶?(4分)
(3)楊氏親為之爨以食之,無長少必周而均。(3分)
【答案】
7.c(李侃不在“棄城而逃的官員”之列)
8.(1)力量不足,戰死在這里,這是你的職責。(3分。“力不足”1分,“死焉,職也”2分,應譯為判斷句。“死焉”也可譯為“為此而死”)
(2)應該一起出死力來堅守這個城池,怎能忍心失掉操守而成為叛賊的俘虜呢?(4分。關鍵詞“相與”“以”“忍”各1分,全句通順1分)
(3)楊氏親自為他們煮飯讓他們吃,不論老小一定周到照顧、公平對待。(3分,關鍵詞“爨”“食”“無”各1分,全句通順1分)
9.(云南省昆明一中XX屆高三第二次月考,語文,10-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1題
馬存亮,字季明,河中人。元和時,累擢左神策軍副使、左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進左神策中尉。軍所籍凡十馀萬,存亮料柬尤精,伍無罷士,部無冗員。